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乡村医生第19期第1版
 
2009年乡村医生第19期第2版
 
2009年乡村医生第19期第3版
 
2009年乡村医生第19期第4版
 
 

农村健康教育可以“巧借东风”

来源: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字号: ]

□曹 政
    健康教育,已经是乡村医生耳熟能详的名词。无论是《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还是地方政府的规定,都将健康教育划为乡村医生的职责之一。在今年新出台的医改政策中,“开展健康知识讲座等健康教育活动”,成为政府提供的9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之一。
公卫调查应重视
    记者曾经到过西部某县,一个村子肝炎、痢疾等传染病发病率较高。乡村医生也开展过一些常规的宣教,但效果不佳。县疾控部门调查后发现,这个村子的居民饭前便后不洗手,一家人共用一条毛巾,不刷牙、不洗澡等不良习惯普遍存在,农村卫生环境较差,饮用安全卫生水普及率仅有28%,饮水以浅层井水为主,水源大多距厕所、畜舍较近,极易造成污染。
    乡村医生按照疾控部门的建议,在与当地干部群众代表协商基础上,按照成本-效益原则和可行性原则,以降低小儿腹泻发病率为突破口,改变当地群众与肠道传染病相关的一系列不卫生行为和习惯,强化社区内固有的良好的卫生行为和习惯,促进农村改水、改厕、环境卫生状况的改善与提高,从而对村里疾病流行起到了较好的遏制作用。
    乡村医生一般对村里的疾病情况是心中有数的,但是却容易忽略其他因素对疾病的影响,诸如环境因素、风俗习惯等,这些都会影响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而上级公共卫生部门往往可以通过查阅资料、小组讨论、抽样调查等形式,了解到当地农村比较突出的卫生问题。如果乡村医生能够掌握到这些信息,开展健康教育会更有针对性。
宣传工具巧利用
    研究发现,健康教育面对面的交流最有效。在村子里,乡村医生的信任度高,农民参加免疫接种积极性较高,因此可以利用上夜校、办培训班、免疫接种等机会,由乡村医生面对面传播疾病防治知识,同时充分利用黑板报、有线广播、图文并茂的小画册、张贴标语等形式,不失时机地配合宣传,使干预对象无论在田间地头或在家里,都能有效地接受宣传教育。
    除此之外,基层的村卫生室,经常能收到上级部门下发的各种宣传材料,应该怎么用才能更好地发挥它们的效用呢?
    首先,应该将招贴画张贴在目标人群相对集中、光线明亮、容易引起注意,并便于停留观看的场所。而折页、单片和传单就不需要张贴,应发放到老百姓手中。其次,在收到这些平面材料之后,虽然不能改动材料版本上的信息和画面,但可以在下方空白处增加文字,如加上结核病防治机构的地址和电话及印制单位名称等,以及乡村医生自己的联系方式。在少数民族地区,招贴画和折页在汉字和画面之间留有较大空间,可加上少数民族文字。
    特别要注意的是,乡村医生需要留心是否有专门针对文盲群众设计的招贴画和折页。在有的农村,部分居民文化水平偏低,因此若有需要,乡村医生可以向上级部门提出在文盲群众中要使用专门针对文盲群众的招贴画和折页。
    除了面对面的口头教育以及书面宣传,乡村医生还可以将健康教育融入平时的行为干预之中。比如在宣传小儿腹泻危害的同时,乡村医生还可以教会小儿母亲如何判断小儿腹泻症状、是否脱水以及口服补液的家庭配制方法;对于哺乳母亲,就哺乳姿势等方法给予现场指导,这样,受教育者不仅会知道为什么做,而且知道怎样做,增加了干预力度。
行政手段要借助
    农村健康教育离不开政府的重视与支持,干预活动中更离不开行政手段的参与。乡村医生在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时,应该将乡村基层领导干部动员起来,并请他们支持健康教育活动。最好能够结合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将健康教育作为评比文明家庭、文明个人的考核内容之一,比如由乡妇联干部亲自组织小儿母亲参加各项活动等,这样领导带头,影响很大。


链接:
农村健康教育要上哪些课
    一、农村常见疾病防治的宣传教育
    (一)传染病及寄生虫病防治知识:针对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三个环节,包括以下内容:计划免疫、法定传染病的疫情报告、隔离与消毒知识、杀虫灭鼠知识、传染病人治疗与家庭护理知识、传染病的社会预防与卫生道德教育。
    (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癌症、呼吸系统疾病等各种常见病的致病因素、预防知识、早期症状、及时就医与合理用药、以及家庭护理常识。
    (三)地方病防治知识:通常包括碘缺乏病、地方性氟中毒、克山病和大骨节病等。
    (四)农业劳动相关的疾病防治知识:包括常用农药的种类、保管方法、预防农药中毒的措施、急性农药中毒的临床表现及群众自救、互救知识;农田中暑、稻田性皮炎、农民肺的病因、危害、预防措施、早期症状及发病后的治疗和家庭护理。
    二、移风易俗,改变不良卫生习惯
    个体行为12项:经常洗澡;勤剪指甲;头发清洁,勤理发;一人一巾,每天洗漱;一人一刷,每天刷牙;不喝生水;生吃瓜果要洗净;不吸烟;不酗酒;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饭前便后洗手。
    群体行为8项:家禽(畜)圈养;禽(畜)室干净;柴草、粪土、煤块堆放整齐;居室整洁通风;卧具干净,无异味;农药、化肥远离食物与水源;灶具、碗筷干净;厨房有排烟设施。
    三、农村环境卫生与环境保护
    四、健康观念与卫生法制教育
    (一)破除迷信思想,用科学道理来解释“生老病死”发生的原因。
    (二)宣传普及新的健康观和大卫生观念,消除“没病就是健康”的传统意识,树立自我保健意识和人人为社区健康负责的观念。
    (三)宣传新时期党的方针政策,开展卫生普法工作,如《母婴保健法》《食品卫生法》《计划生育管理条例》《环境保护法》等。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