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验案举隅:甲状腺肿 |
来源: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字号: 大 中 小] |
固始县陈淋镇予安医院中医科 张世友 王某,女,59岁。右侧颈部有肿块突起半年,2006年7月18日就诊于本院外科,经检查诊断为单纯性甲状腺肿,拟住院手术治疗,估计费用数千元。由于患者家境贫寒,加之惧刀而求治于余。初诊见患者右侧颈部有一鹅蛋大肿块突起,精神委靡不振,纳差,面色不华。以手扪之,边缘光整,质地较硬,微有压痛,温度适中,肤色正常,能伴随吞咽上下移动。颈静脉不怒张,颈淋巴结未触及,舌暗苔白,脉象滑数。证属脾虚肝郁,痰凝血瘀。拟疏肝健脾、化痰行瘀为法。 处方:当归15克,川芎12克,酒白芍药12克,炙白术15克,茯苓12克,醋柴胡10克,郁金15克,夏枯草30克,八月扎15克,海蛤壳15克,酒黄芩9克,砂仁9克(后下),甘草6克。取瓦罐水煎服,一天1剂。 由于患者受西医“非手术莫治”之影响,对中医治疗信心不足,上方5剂服后,未能及时再诊,挨数日后自觉症状减轻,于8月2号方来复诊。检查:颈部肿块质地较前明显变软,体积亦明显缩小,纳谷有味,精神转佳。遂于原方去夏枯草,加龙骨、牡蛎各30克,青皮、浙贝母各10克,又5剂后肿块消失,颈部恢复正常,病若失。 瘿瘤是一种常见病,除长期饮用缺碘水外,多为正气不足,外邪入侵。由于正气不足,以致外邪乘虚侵入,结聚于经络、脏腑,导致气滞血瘀,痰凝等病理变化而发为本病。 方中柴胡、当归、白芍药、白术、茯苓、甘草疏肝解郁,健脾和营;青皮、八月扎理气散结;川芎、郁金活血行瘀;砂仁、海蛤壳辛温行气,化痰软坚;夏枯草、黄芩清肝泻火,散瘿结气。全方共奏疏肝解郁,化痰散瘀之功,使肝疏郁解,痰消瘀除,气机畅通,药证合拍,故收良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