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乡村医生第17期第1版
 
2009年乡村医生第17期第2版
 
2009年乡村医生第17期第3版
 
2009年乡村医生第17期第4版
 
 

“金元四大家”之称的最早来源

来源: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字号: ]

 □贾仕章
    “金元四大家”是指金元时期(公元1115~1368年)的刘完素、张从正、李杲、朱震亨四位著名的医学家。在学术上,他们各有特点,代表了四个不同学派。
    刘完素亦称刘河间,他的主要著作有《素问玄机原病式》二卷和《宣明论方》十五卷。他创造性地发挥了《内经》病机十九条的理论,认为疾病多因火热而起,倡“六气皆从火化”说,治疗多用寒凉药,世称“寒凉派”。他提出“降心火,益肾水”为主的治疗火热病的一套方法,给后世温病学派以很大启示。
    张从正,字子和,也是一位具有革新思想的医家,其代表作是《儒门事亲》(其中前三卷为张氏亲撰),他善用攻法,认为“治病应着重驱邪,邪去则正安,不可畏攻而养病”,发展和丰富了应用“汗、吐、下”三法,世称“攻下派”。他还十分重视社会环境、精神因素等致病作用,成功地应用“心理疗法”来治疗各种疾病。
    李杲,号东垣老人,是著名医家张元素的高徒,他发探了张氏脏腑辨证之长,区分了外感与内伤。认为“人以胃气为本,内伤脾胃,百病由生”。首创内伤学说理论,代表作是《脾胃论》。他采取了一套以“调理脾胃”、“升举清阳”为主的治疗方法,世称“补土派”。
    朱震亨,浙江义乌人,世居丹溪之边,因以为号,30岁时才改儒学医,对刘、张、李各派学术都作过认真研究,成为当时著名的医学家。主要著作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他充分研究了《内经》以来,各家学说关于“相火”的见解,创造性地阐明了“相火”有常有变的规律,提出了著名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观点,临证治疗上提倡滋阴降火之法,世称“滋阴派”。同时强调节制食欲、“色欲”的重要性。
    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宋濂在为朱震亨《格致余论》题辞时说,“金以善医名凡三家,曰刘宋真(刘完素)、曰张子和(张从正)、曰李明之(李杲),虽其人年之有先后,术之有救补,至于推阴阳五行升降生成之理,皆以《黄帝内经》为宗,而莫之异也”。又说,元朱震亨《格致余论》“有功于生民者甚大,宜与三家所著并传于世”。自此而后,“金元四大家”之称,则流于世。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