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急救箱 |
来源: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字号: 大 中 小] |
杞县付集镇安庄村卫生所 安西民 1970年,正值“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年代。我们赤脚医生被抽去学习军事训练、战场救护等,每人发一个急救箱。 急救箱是棕色牛皮制成的,长28厘米,宽18厘米,高20厘米,提挎两用。正前方白色圆形上面的红十字格外醒目。打开箱盖,可以看到天蓝色绸布的内衬,布面印有“为人民服务”字样。箱内分两层,上层是木制框盒,可装简单医疗器械,如纱布、绷带、止血带、注射器、外用药水等;下层可装常用药品等。它精巧美观、实用性强。 那时我年方十八,面庞白净,穿着军装戴着军帽,再挎上急救箱,别提多神气了。 从那以后,我和急救箱再也没有分开过。不论开会学习,不论支援三夏,不论挖沟修渠,不论田间地头,不论白天黑夜,它无时无刻不陪伴在我身旁。记得自己时常背着药箱走在乡间小路上,唱着当时流行的一首电影插曲:“赤脚医生向阳花,广阔天地把根扎,一根银针治百病,一颗红心暖千家……”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由赤脚穿上了草鞋、穿上了布鞋,如今又穿上了皮鞋。社会在发展,形势在变化。风雨几十年,当年的帅小伙如今长出了满头白发。当年的急救箱,也渐渐地褪色、磨损,成了一副饱经风霜的样子。我也曾多次对它进行修补,光背带就换了好几条。纵然它再千疮百孔,我总不舍得丢弃。它陪伴着我战胜非典、手足口病,如今又迎来了与甲流的对决。它与我是朋友,是战友,是兄弟。 很多人劝我:换个新药箱吧。我只是不吭声地笑笑。又有多少人能够知悉我与它悄无声息中建立的深情厚谊,这包含着时光历练的情谊,是无可替代、无可更换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