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乡村医生第15期第1版
 
2009年乡村医生第15期第2版
 
2009年乡村医生第15期第3版
 
2009年乡村医生第15期第4版
 
 

外科验案举隅:双膝结核性关节炎

来源: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字号: ]

固始县陈淋镇予安医院中医科  张世友
    丁某,男30岁。自诉半年前突感双膝关节肿胀疼痛,发热惧冷日作,口干不渴,盗汗,在某院诊断为双膝结核性关节炎。抗痨药治疗6个月,盗汗止,发热惧冷消除,但双膝仍肿痛,至今不能行走。
    检查:双膝肿大,触之疼痛,皮色不红,六脉沉细无力,舌质淡,苔薄白,边有齿印,面色苍白,精神委靡,二便如常,纳差,上下车需用人背。此为营血本虚,外感寒湿,寒凝痰滞,流注筋骨关节所致,诊断为鹤膝风。治当温经散寒,祛湿除痰。方用阳和汤加味:熟地黄30克,麻黄9克,鹿角胶9克,黑附子15克,肉桂6克,炒白芥子9克,炮姜9克,生甘草6克,炙乳香、炙没药各10克,川牛膝10克。取瓦罐水煎温服,每天1剂,一剂3煎。
    上方10剂后,患者肿消,面色红润,两膝关节已无触痛,可以下地行走。原方略有增减又10剂后,诸症悉除。后以养阴健脾为法,数日后病即告愈。
    结核性膝关节炎,中医称为鹤膝风。此例证属营血亏虚,风寒湿邪乘虚而入,痹阻关节,湿聚成痰,痰凝血瘀湿久化热,热极伤阴,阴虚则热,故见发热惧冷日作。经用西医抗痨治疗后,热虽退,阴虽复,而寒湿难去,痰湿瘀结,而成是证。
    方用阳和汤,重用熟地黄,温补营血;炮姜,肉桂温中有通;麻黄开腠理以达表,并制约熟地之滋腻;白芥子去皮里膜外之痰;甘草和药解毒。加附子引火助阳,散寒止痛;乳香、没药活血散血,消肿止痛;川牛膝活血去瘀,引药走下。全方共奏温阳补血、祛痰、散寒通滞之功,使阴破阳回。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