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乡村医生第15期第1版
 
2009年乡村医生第15期第2版
 
2009年乡村医生第15期第3版
 
2009年乡村医生第15期第4版
 
 

新农合惠泽“边区”群众

来源: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字号: ]

□本报记者  乐 山  王 平
    新野县新甸铺镇石桥行政村大西河村离镇上近11公里,但往南不到1公里就是湖北襄阳的地界,地处新野县的最南边,也是河南的最南边,当地的百姓说自己是河南的“边区”群众。
    11月16日上午,风大雪大,道路泥泞难行,气温接近零摄氏度,人们大都待在家里不再出门。记者跟随村民徐闪、龚亚丽夫妇来到了大西河村,和外面气氛形成巨大反差的是,徐家喜气洋洋,刚从卫生院回到家的他们,带着喜得贵子的喜悦,忙着和邻居们打招呼。
    “报销之后,花了837元,卫生院的救护车还把我们送到家呢。”徐闪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幸福,笑着告诉大家。
    “这要是在过去,得花2000多呢。”一位邻居搭话道。
    “恭喜恭喜啊!今年你们家是喜事连连啊,粮食丰收了,又添了一个大胖小子。”另一位邻居一边看孩子一边笑着说。
    龚亚丽的婆婆一边忙着给邻居们倒茶,一边不由自主地念叨着:“这还真得感谢国家的政策好啊,新农合就是实惠。”龚亚丽的婆婆向邻居们介绍,儿媳妇在乡镇卫生院分娩,剖宫产,共花费1911元,其中降消项目定额报销300元,新农合报销65%,最后自己仅支付了837元。
    “咋坐卫生院的车回来呢?”邻居问。
    “天气不好,路太赖,一路上都是泥,找不到出租车,好不容易找到一辆,因为要拉坐月子的人,这20多里地就要200块钱路费,最后还是人家卫生院派车30块钱就给送到家了。”龚亚丽的婆婆说。
    “是啊,卫生院这几年的服务比以前好多了,咱老百姓看病贵问题也基本上不存在了,俺家能盖得起这两层小楼,还真得感谢新农合啊。”徐闪插话道。
    “是啊,今年正在筹资呢,大家都快交齐了,你们也赶快去交钱吧!”邻居们好心提醒道。
    链接:新野县作为河南省的第一批试点县,于2003年开始实施新农合制度。2009年度,新野县有60.04万人参加了新农合,参合率接近99%。上半年全县共计有24.6万人次享受到新农合补助,其中报销超过3万元的共13人。该县的新农合补偿比、资金支付率都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住院病人收益率、病人就诊流向等指标均处在全省平均水平,整体运行健康平稳。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