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乡村医生第14期第1版
 
2009年乡村医生第14期第2版
 
2009年乡村医生第14期第3版
 
2009年乡村医生第14期第4版
 
 

乙型肝炎治疗成功的三个经验

来源: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字号: ]

告知抗病毒的重要性
“病毒‘抗’不走,停药又回头,药费打水漂,肝病根不除。”从患者编的这个顺口溜可以看出,有些乙型肝炎患者害怕使用抗病毒药物。因此,应明确告诉患者真正能够达到《慢性肝炎防治指南》中所说的“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总体目标”的治疗方法,只有采用抗病毒药物治疗。
    有一个大型研究,收集了600多位出现肝纤维化、肝硬化的患者,一半用拉米夫定,另一半用安慰剂治疗,对比他们肝纤维化、肝硬化和肝癌的发生情况。经过几年下来,不抗病毒治疗的患者肝癌、肝病晚期的疾病发生很多,使用抗病毒治疗的患者,肝癌和肝硬化晚期的疾病减少了50%以上。
做到长期坚持治疗
    有一位乙型肝炎患者最初选择了干扰素治疗,刚刚用了一个月就坚持不住了。“打针太麻烦了,还是改口服药治疗吧!”于是,他选择了拉米夫定。服药治疗确实很方便,每天就吃1片,而且效果也很好,仅仅治疗了三个月,乙肝病毒DNA就检测不到了,肝功能也恢复了正常。他以为已经完全治好了,就停止了治疗。几个月后,肝炎的症状再次出现。疾病又反弹到治疗前的水平,他只好再次服药。这位患者的例子很常见,它告诉我们,要想取得较好的抗病毒疗效,最重要的是要做到“两个坚持”:坚持长期治疗,坚持定期到医院随访。临床医生在开处方之外,还要努力帮助患者做到这“两个坚持”。
帮患者走出常见误区
第一个误区:病毒变异很可怕
    许多患者对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的病毒变异问题都有一些错误的认识,认为病毒变异很可怕,实际上病毒变异是很正常的事情,任何生物都可以在适应外界环境的情况下发生变异。
    只要患者能够每3个月到医院进行一次检查,检测乙肝病毒 DNA和肝功能,医生会很容易发现早期病毒变异。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治疗是完全能够解决病毒耐药问题的。
第二个误区:新药贵药疗效好
    一些患者在治疗开始的时候总是要用最好最贵的药物。选择治疗药物既要考虑到病情和疗效,也要考虑到患者长期治疗所能承受的医药费用。比如,恩替卡韦初始抑制病毒能力强劲,但是价格最昂贵。那些经济条件优越,并且能至少坚持3~5年的患者可考虑使用恩替卡韦。而大多数患者可选择拉米夫定等已进入全国医保目录的抗病毒药物。                  (蔡晧东)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