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人才建设的浅见 |
来源: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字号: 大 中 小] |
洛阳市孟津县常袋卫生院 姚伟旗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的中间环节,在基层卫生工作中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办好乡镇卫生院对保障农村群众的身体健康,促进本地区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近几年,国家在乡镇卫生院的建设方面投入了巨大的财力、物力,几次的国债卫生院建设、中心卫生院建设及一般卫生院建设后,硬件设施得到极大的改善,乡镇卫生院的面貌已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科技发展,以人为本,笔者就目前乡镇卫生院人才建设谈谈个人拙见。 现 状 人员不足。由于乡镇卫生院多年来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待遇过低导致一些人员转行,呈现在编不在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全国普及,使农民群众就医热情得到了极大的释放,出现病人就诊的“井喷”现象,导致乡镇卫生院业务技术人员相对不足,不能很好满足人民群众的就医需要。目前乡镇卫生院人员的编制是多年前的数字,一直未予增编。一部分人员不具备相应资格,不能独立执业。由于待遇低、环境差,业务骨干流失严重,多到上级医院工作。由于人事制度政策的约束,卫生部门不能灵活根据自己需要自由招聘医技人员。 乡镇卫生院科室不健全。科室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与业务技术人员不足有关系。发展不景气的乡镇卫生院中多是靠内科生存,依靠销售药品维持现状,其外科、妇产科、五官科等开展手术的科室均较差或就根本没开设这些科室。由于科室不健全出现一人身兼数职,临床医师兼放射、B超、心电图、检验是常有的现象。因此,乡镇卫生院超范围执业现象不容小视。 业务技术骨干严重缺失。分析原因有:能独当一面的骨干,为生存到上级医院或其他医院工作;外出学习机会少,交流少,成长慢;待遇低,职工自谋职业脱离了卫生院;外聘人才合适的聘不到,能聘来的养不起;下乡支农靠不住,过于流于形式。 业务技术人员总体技术水平有限。由于医学是一门成长周期相对较长的科学,缺乏上级医师指导、培训,传、帮、带,完全依靠自己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是远远不够的。尽管近几年有上级医院为乡镇卫生院员工提供免费培训、学习的机会,但实际能去的人又非常有限,原因主要包括:外出学习后仅有的一点经济来源(工资)没有了,所以,职工不愿意去。单位由于人员缺乏,派出的人员就想让学点能用的知识,回来好应用。但这部分人选来选去往往又是单位里的所谓“骨干”,去了后单位工作就要停止开展,所以单位也就不愿让员工外出学习。这样日积月累就形成了综合业务技术水平不高的现状。近两年来各省、市都做了很大的努力,相继出台了一些支持基层卫生院发展的政策,其中就有关于选聘一些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政策。由于医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体,不允许有任何差错。所以说,刚毕业的学生到卫生院,直接独立工作较为困难。首先是无资格证的问题;其次是即使一年后经过考试取得了资格证,没有两三年的锻炼周期,也很难独立开展工作;再次就是其本人自认为能胜任,但如果不是特别优秀或具有相当的处理突发事件能力的人单位是不会让其独立执业的。 人员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老、中、青出现断层,高年资医师与低年资医师不能衔接,年龄大的要退休,年轻的不能快速成长。另外,还有专业不能相互补充。 建 议 针对存在的上述现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各级党委、政府要加强卫生人才建设的领导,给予高度的重视,卫生行政部门要做好管理和指导。 二、制定优惠政策,并且要落到实处。对于基层乡镇卫生院工作的人员在晋升职称、工资晋档、上学考研等方面要给予较大的优惠政策,甚至制定一些政策能让其后代感受到做乡镇卫生院职工的优越感、幸福感,这样更能稳定基层卫生队伍,并且要切实落到实处。 三、重新核定编制,该增加的一定要增加。如不增加编制,基层卫生院为了满足工作的需要,只能是私自聘用大量的临时工,导致遗留更加复杂化的劳动关系问题。 四、管理和业务技术人员每年应有带薪外出培训学习的机会,保证其外出学习时不再考虑基本生活问题,要以制度的形式定下来。 五、落实基层卫生院工作人员的薪酬待遇,保证他们的工作达到当地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的平均水平。 六、给予业务骨干人员有相对宽松的发展空间,使其有时间和精力向高层次发展,如鼓励参加省市学术交流会议、撰写论文、推广新技术、开展新业务等。 七、卫生事业单位在用人上应有一定的自主权,实行能者上、庸者下,对于急需人才能招得来、留得住。对于长期只能充数,不能胜任工作和按时上岗人员要有辞退的权利。 八、挖掘潜能,培养人才。注意在本单位培养出不走的人才,如乡镇所在地职工、夫妻双方都在乡镇工作的人员、愿意扎根基层的人员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