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乐民
基本药物制度的意义:用国家的信誉为百姓举荐药物。百姓生病能有药可医,能负担起治疗费用,实现人人平等
国家基本药物概念是世界卫生组织在1975年提出的,1978年伴随着改革开放,这一概念进入我国。建立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就是要保障公众能“公平获得药品”。而所谓公平获得,通俗地讲就是生了病能有药可医,能负担得起,实现人人平等。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李玲教授说,此次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其中一个突出的亮点就是“以国家的信誉为老百姓举荐药物”。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邵明立说,我国的基本药物目录出过很多版,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基本药物仅仅是一个概念,制订的目录也没有与临床用药、支付报销等环节衔接起来。在这次新医改中基本药物才作为一种制度来执行。
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使得无论在边远山区还是在城市社区的群众,使用基本药物时站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成为可能。
给老百姓带来的好处:零差率销售,在基层购买基本药物至少便宜25%,报销比例高,确保药品质量
看病贵是老百姓反映强烈的一个问题。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对解决这一问题会有什么影响呢?据介绍,根据医改意见和实施方案,政府所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销售基本药物,都要实行零差率销售;其他营利性的医疗机构逐步降低现有的加价水平。
卫生部药物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司司长郑宏说,建立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由国家统一制定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药品价格较之前有所下降。
根据国家物价主管部门初步测算,基本药物价格平均降幅在10%左右。同时,基本药物在基层实行零差率销售,取消15%的药品加成。两者相加,群众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购买基本药物,价格上至少便宜25%。
在支付报销环节,基本药物全部都纳入到基本医疗保障的药品报销目录,报销比例要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降低个人支付比例,也减轻了百姓负担。
为保证百姓用到高质量的基本药物,在药品质量环节,国家对生产使用的基本药物实行全品种抽验,确保基本药物的质量,保证群众用药更安全。
基本药物采购供应:由省级政府招标,集中采购、统一配送
政府所属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药品集中采购机构,实行省级集中网上公开招标和统一配送,配送费用经招标确定。
国家按通用名称制定统一的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各省(区、市)在国家零售指导价规定的幅度内确定本地区基本药物统一采购价格,其中包括配送费用。这意味着本省(区、市)基本药物采购价格将低于国家零售指导价,百姓会以低于国家规定价格购买使用基本药物,享受到更多实惠。
观点: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复杂的系统工程
有关官员认为,建立和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要充分估计到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难度,做好各个环节的衔接和应对预案,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是保证基本药物制度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为基本药物制度的建立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对于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各部门应建立联动机制,及时予以解决,共同推进实施基本药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