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爷的话 |
来源: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字号: 大 中 小] |
新密市牛店镇打虎亭村卫生所 付文娜 我爱我的爷爷,更爱听爷爷的话。 我的爷爷张文选,住在新密市牛店镇打虎亭村,自17岁那年开始行医,至今已经有60多个年头了。爷爷现在虽白发苍苍,满脸皱纹,但精神很好,说话简单朴实,十分具有感染力。 听爷爷说,解放初期西药非常难买,他总是步行到百里之外的省城郑州购买当时所谓的“高档洋药”青霉素、氯霉素等。爷爷说那个时候是“缺医少药”的年代,方圆几十里地也只有一个卫生所,早上一开门,前来看病的人就络绎不绝。为了更好地为乡亲解除病痛之苦,爷爷带领当时的保健员到县城医院学习临床知识和比较先进的静脉注射技术。 上世纪60年代中期,爷爷参加了全国“抗疟”战斗和“消灭天花、种水痘”的工作中。那时,他总是背着药箱挨家挨户宣传卫生知识,号召村民清除污水,消灭蚊子,定期消毒,搞好卫生。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爷爷同其他医务人员一起坚持了5年多,终于,疟疾、天花彻底被消灭了! 2000年,我和我的爱人卫校毕业后,在爷爷的带领下加入了村级卫生工作的行列,成为了乡村医生。我们开始行医的那一天,爷爷语重心长地说:“孩子们,从今天起你们是一名乡医了,你们一定要学好医学知识,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把工作献给社会,把爱心献给患者,从最大程度上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患者的开支,对每一位患者都要做到问心无愧啊!”听完爷爷的话,我们认真地点点头,并向爷爷保证,我们一定会干好工作的。2003年,爷爷带领我们参加了抗击非典活动,对每一位来诊患者,坚持做到登记造册,做好发热、筛查、上报工作;2006年开展新农合后,爷爷又同我们一起协助村干部做好宣传工作,主动向村民介绍新农合;2008年在抗震救灾中,爷爷和我们捐款、捐物;去年到今年的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防控中,爷爷更是严格要求我们,对有发热迹象的患儿一定要做好记录,按时上报,做好转诊工作。面对每次的疾病防控活动,爷爷始终保持一个态度——认真负责! 爷爷行医几十年来,周围十几个村子都跑遍了,不管是寒冬的黑夜,还是酷夏的正午,只要有患者看病,爷爷总会背起药箱,不厌其烦地为患者解除痛苦。面对每一位患者,爷爷始终遵循一个原则:吃药能好的不打针,打针能好的不输液。 前段时间,爷爷病了,我和爱人都要求爷爷休息一段时间,可是爷爷仍坚持着边输液边为人看病。看着弯腰驼背的爷爷,我总爱问:“爷爷你累吗?累了就歇歇吧!”爷爷抬头看看60多平方米的卫生所,看看前来就诊的患者,动情地说:“我虽然老了,但是心还在卫生所啊!如果我能走动,一定坚持干好工作,要是哪一天让我脱下白大褂,我还真是难以割舍啊!”在场的病人都被爷爷的话感动了。 这就是我的爷爷,在黄土地上穿了一辈子白大褂,为病人倾注一生情怀的老人,我爱我的爷爷,更会把爷爷的话铭记在心中,做一名群众信得过的乡村医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