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村医重任在肩 |
来源: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字号: 大 中 小] |
随着医改的深入,公共卫生服务改革也开始进入公众视野。前不久,国务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启动并部署了九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根据医改实施方案,这些项目将免费为城乡居民提供。本期即对九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要求进行解读。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分为三类九项 据卫生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这次新医改启动的九项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按人群和疾病划分,主要分为三大类: ——针对全体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如为辖区常住人口建立统一、规范的居民健康档案;向城乡居民提供健康教育宣传信息和健康教育咨询服务。 ——针对重点人群的公共卫生服务,如为0~36个月婴幼儿建立儿童保健手册,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保健系统管理;为孕产妇开展至少5次孕期保健服务和2次产后访视;对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进行健康指导服务。 ——针对疾病预防控制的公共卫生服务,包括为适龄儿童接种乙肝、卡介苗、脊灰等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及时发现、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发现的传染病病例和疑似病例,参与现场疫点处理,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咨询服务;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高危人群进行指导,对确诊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定期随访;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在专业机构指导下对在家居住的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开展治疗随访和康复指导。 政府人均投入15元经费 根据医改实施方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免费向城乡居民提供,所需费用纳入政府预算。2009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15元,2011年不低于20元。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通过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免费为全体居民提供,其他医疗卫生机构也可提供。在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依靠乡镇卫生院和乡村医生开展。 15元人均经费够用了 财政部社会保障司童爱萍表示,经过测算,15元应该可以满足需要。原因是,首先这15元只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经费标准,也就是实施方案里规定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人均经费标准。而在目前,除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外,国家对专业公共卫生服务机构和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如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还安排有专门的补助经费。 其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虽然是面向居民个体的服务,但并不意味着每个人都得到完全相同、没有任何差异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如预防接种服务面向的人群主要是适龄儿童,老年保健主要面向老年人,妇女儿童保健主要是面向妇女儿童。人均15元是财政部门安排经费的平均标准,财政部门按这个标准给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医疗卫生机构安排补助资金,由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统筹使用,人均15元并不意味着每个人只能得到15元的服务。 再次,人均15元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起步标准,今后标准将逐步提高,到2011年将不低于20元。 卫生部长呼吁落实村医补助 在农村,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任务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村医完成。为此医改意见提出,对乡村医生承担的公共卫生服务等任务给予合理补助。目前,全国已有23个省区市制定了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政策。 在不久前召开的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暨农村卫生服务工作会上,卫生部部长陈竺就此多次提及“乡村医生”,对大家的待遇、培训等问题非常关切,并呼吁各地尽快落实村医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政策。 陈竺说:“落实村医补助政策已经刻不容缓,在推进深化医改的关键时刻,不能让这个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的‘网底’破掉。”他恳请各地尽快制定村医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标准并组织落实。 他还特别指出,各地在推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过程中,要明确乡镇卫生院和村医各自承担的职责任务。在卫生院的指导下,要将那些劳务密集型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委托给村医承担,使农民能够获得方便快捷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陈竺表示,今后尤其要重视村医队伍的建设和管理,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村医的岗位培训和医学教育,鼓励村医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使他们的业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同时他还鼓励各地继续探索解决村医养老保险,努力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曹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