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乡村医生第9期第1版
 
2009年乡村医生第9期第2版
 
2009年乡村医生第9期第3版
 
2009年乡村医生第9期第4版
 
 

年过40定期筛查肝癌

来源: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字号: ]

    肝癌素有“癌王”之称,我国每年死于肝癌的约有34.4万人,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55%。
    相对于高死亡率,早期肝癌的发现比例却较低。在近日举办的《全国肝癌综合治疗新进展专题研讨会》上,权威的肝癌专家呼吁:40岁以上人群,要注意定期检查肝脏B超和抽血验甲胎蛋白,尤其是乙肝患者更要进行规范性治疗,谨防病情恶化发展为肝癌。
乙肝病毒是诱发肝癌的高危因素
    据“广州社区人群肝癌高危因素调查”显示,肝炎病毒、黄曲霉素污染、酗酒、饮用水污染和肝吸虫感染是诱发肝癌的五大高危因素。
    “在广州,肝炎病毒尤其是乙肝病毒是诱发肝癌首要的危险因素,”中山大学附属肿瘤防治中心肝胆外科郭荣平教授说,“据统计显示,乙肝病毒携带者达人口总数的10%,而这些乙肝病毒携带者患肝癌的危险性比正常人群大200倍。”
    在临床上,常常遇到肝癌患者经历了“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三步曲。专家发现,90%以上的肝癌患者患有乙肝,而病情反复波动。
B超和验血早期发现“小肝癌”
    随着乙肝在广东的流行,肝癌的患者也在持续增加。“每年医院肝胆科都有超过1000例肝癌住院病人”该院肝胆科主任陈敏山说,“来医院就诊患者一经发现,有95%以上是中、晚期肝癌,一般都是体检时发现,或者出现有右上腹胀满、不适或隐痛、上腹部的肿块才来看医生,早期的小肝癌(国际标准为肿瘤直径<3厘米)占不到10%的比例。”
    由于早期肝癌基本没有什么明显的症状,患者自己很难察觉,因此专家强调,一定要重视健康体检,40岁以上人群要定期做肝脏B超和抽血验甲胎蛋白(AFP),这样才能早期发现“小肝癌”。而以下肝癌的高危人群每半年要做一次B超和甲胎蛋白检查,必要时采用CT筛查:
    (1) 肝癌高发区的自然人群;
    (2) 有肝炎病史或HBsAg(+);
    (3) 有肝癌家族史;
    (4) 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的患者。 (张华 陈鋆)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