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乡村医生第9期第1版
 
2009年乡村医生第9期第2版
 
2009年乡村医生第9期第3版
 
2009年乡村医生第9期第4版
 
 

我做乡医40年

来源: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字号: ]

滑县老店镇大石庄村  冯殿良
    我今年57岁,算起来做乡医已40年了。往事历历在目,回想起40年的乡医生涯和农村卫生工作发生的巨大变化,不由让人心潮澎湃。
    1968年,刚刚初中毕业的我,有幸被当时的村革命委员会选派进村合作医疗站,后经县卫校培训,开始了行医生涯。
    那时的合作医疗站,只有一名老中医和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小赤脚医生。两间破旧低矮的瓦房,一只血压计、一只听诊器和一个破旧的药架,药架上摆放着十多个药瓶和几十包中草药。村民每人每年交一元钱便可“享受”全年的“免费”治疗。那时的治病,无非是“头痛发烧,阿司匹林一包”(其实只给三五片),“红汞碘酒一抹就走”。大部分药品是靠自采、自种、自制,如将鸡蛋壳研细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枣树皮焙干研面内服治疗腹泻等等。实际上,用一根针一把草的土单验方治病,远远满足不了乡亲们对医疗的需求。除此之外,我这个靠工分吃饭的赤脚医生还担负着全村2000多人的预防保健任务,如疟疾休止期根治、脊灰糖丸的发放及其他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
    改革开放后,农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满足广大村民对医疗的需求,我盖起了三室分开、洁净明亮的新卫生所。我村的医疗条件有所改善,基本做到了小伤小病不出村,常见病多发病能得到及时治疗,危重症病人县乡级医院能派车接运住院救治。
    2006年,我县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广大村民积极参加,由2006年的参合率96%到现在的全员参加,村民们的身体健康有了更好的保障。为保证广大儿童的身体健康,政府还逐步扩大了免费接种疫苗种类,村民们也都能按时全程预防接种。
    除搞好村民的治病工作,我们始终把卫生防疫工作放在首位。多年来,我们都能保质保量完成上级交付的预防接种、卫生保健、疾病控制等工作,特别是经历了非典、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突发事件,既增强了广大村民的防病意识,也锻炼了我们乡村医生。20多年来,我们村未发生流脑、乙脑、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白喉、破伤风、麻疹等传染病,2003年我所还被市卫生局授予安阳市先进。乡村的群众说是我的工作做得好,我说是政府关注民生,党的惠民政策好,乡亲们防病治病知识掌握得好。
    如今,政府又拨发资金,要求村村建立标准化村卫生所,以满足广大群众防病治病的需求。明年,一个宽敞明亮、五室分开的标准化卫生所将在我村建成,它将成为我村一道亮丽的风景。
    有感而发:
风风雨雨四十年,
春夏秋冬暑与寒;
只要能解村民疾,
再苦心中亦甘甜;
盼望政府施惠策,
乡医安心度晚年。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