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乡村医生第8期第1版
 
2009年乡村医生第8期第2版
 
2009年乡村医生第8期第3版
 
2009年乡村医生第8期第4版
 
 

梅毒诊疗重在规范

来源: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字号: ]

□彭希亮

    梅毒是苍白螺旋体所引起的一种慢性性传播疾病,几乎可以侵犯全身各器官,并产生多种症状和体征。
    梅毒诊断必须明确  梅毒病程长、症状复杂,须结合病史、体检及实验室检验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作出诊断。对高危人群要常规做梅毒血清试验筛查,检查患者全身皮肤、黏膜、手掌、肛门、阴部有无特殊的红斑、丘疹及溃烂等梅毒疹。早期梅毒取皮肤黏膜损害分泌物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可查到梅毒螺旋体,二期以上梅毒及潜伏梅毒主要靠梅毒血清试验确诊。规范的检测方法是用非螺旋体抗原试验(如RPR或USR试验)作筛查。若为阳性:病史及体检结果符合梅毒,可以确定诊断;病史及体检不符合梅毒,应进一步做螺旋体抗原试验(如TPHA或TPPA)。若阴性,则RPR或USR试验结果为生物学假阳性反应,可排除梅毒。
    梅毒治疗必须规范  早期梅毒经过规范治疗,约90%的早期患者可根治。但梅毒万不可滥治,接受不适当治疗者比未治疗者结果更差。
    梅毒用药的要点  青霉素是治疗各期梅毒首选药物。常用长效青霉素包括苄星青霉素和普鲁卡因青霉素。对青霉素过敏者可用四环素及红霉素替代,疗效次于青霉素。氨基苷类抗生素及大观霉素只在大剂量时才能抑制梅毒螺旋体,磺胺类药物及喹诺酮类药物没有作用。孕期、新生儿梅毒只推荐用青霉素治疗;青霉素过敏者脱敏后应用青霉素,但临床应用中仍有较大风险。
    梅毒治疗后观察要点  梅毒患者规范治疗后应定期体检并做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学试验,以了解是否治愈或复发。早期梅毒治疗后第一年每3个月复查一次,以后每半年复查一次,连续2~3年。如血清反应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滴度升高4倍(如由1:2升到1:8)属血清复发或有症状复发,应加倍量复治。晚期梅毒患者治疗后复查同早期梅毒,但应连续观察3年。血清反应固定阳性者,应做神经系统检查及脑脊液检查。


    彭希亮:河南省传染病医院(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曾在西安医大附院、上海华山医院、北京医科大学一附院进修;从事皮肤性病临床工作18年,擅长治疗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感染性皮肤病和各种性病;发表学术论文16篇,专著1部。坐诊时间:每周二、四、五和周日上午   联系电话:0371-66689790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