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每死亡二十五个人 就有一例与酒精相关 |
来源: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字号: 大 中 小] |
控制饮酒 走向健康 近来,我国正在大张旗鼓地严查酒后驾车现象,这是十分必要的。其实饮酒的害处不仅在于醉酒后驾车伤人,它对饮酒者自身的伤害也很大。 2009年6月27日,英国著名杂志《柳叶刀》刊出了一系列文章,并加了社论,强调酒精的危害性。第一篇文章分析了2003年来自世界卫生组织(WHO)、联合国及其他相关组织的资料,结果发现,包括车祸、酗酒及各种有关疾病(如某些癌症、高血压及肝硬化等)在内,全球有关酒精的病死亡率为3.8%。也就是说,全球每死亡25个人,约有1例是与酒精有关的。 作者综合分析了饮酒的利弊以及不同地区的饮酒方式,认为饮酒最利害的地区是东欧和俄国,最少的为东地中海地区(主要包括中东及北非一些国家)。他们注意到因饮酒而死亡者最常见于年轻男性。现在印度和中国的饮酒人数正在不断增加,其中女性增加得尤其快。 许多疾病都与过量饮酒有直接关系,过量饮酒对穷人和处在社会边缘的人损害最大。与酒相关的消费(包括饮酒对社会的损害,以及产生的医疗费用等)在高收入和中收入国家中,约占国民总产值的1%以上。总之,饮酒是可以预防的主要威胁健康的因素之一,应该立即采取行动减少饮酒的伤害及消费。 第二篇文章分析了减少酒精伤害的政策和行动的有效性及经济程度。其中包括教育、卫生领域、社区活动、禁醉酒驾车、整顿酒市场、限制价格、减少伤害等。作者系统分析后认为,有关酒销售环境的政策(特别是定价及限售)对减少酒精伤害最有效。加强立法以减少醉酒驾驶也有效。学校教育无效,不过媒体教育起一定作用。他们认为将酒涨价及限制,以及禁酒广告是有高性价比的方法。严查非法酗酒比单纯增加消费税率更有效。 其他一些文章认为,世界各国在此问题上政策不一致,有的国家严格限制,有的国家却在不断增加酒市场。总体来说,年轻饮酒者不断增多,却缺乏相关的政策。自由贸易更增加了限酒的困难。很多人认为不仅政府要行动,非政府组织也要行动起来限酒,应该开个全球限酒大会。 一篇文章认为,二战后英国幸灾乐祸地认为酗酒是其他国家的事。一直到2001年英国卫生部部长报告本国肝硬化(主要因饮酒)的死亡率超过了欧盟的平均数,才引起英国人警觉。一项调查表明,30年间一代人中的饮酒者增加了近10倍,而同时欧洲大陆许多国家都已成功限酒。因为酒降价及更易买到,使英国人均耗酒量翻了一番。 总之,这些文章使人们注意到,限酒是全球最紧迫的健康问题之一,它带来的损害是可以减少或预防的。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酒的消耗量也在增加,加上我国长盛不衰的“酒文化”,把酒介入到商品谈判中,把饮酒量与“交情”划等号。有多少名人,即使在条件最好的医院也未能救回因肝硬化出血而消亡的生命,这些悲痛的教训应该引起我们重视。因此这次严查醉酒驾车须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唯有更严格地从源头上限酒,才能有效地减少酒后驾车。 (张家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