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乡村医生第7期第1版
 
2009年乡村医生第7期第2版
 
2009年乡村医生第7期第3版
 
2009年乡村医生第7期第4版
 
 

乡村良医马金末

来源: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字号: ]

本报记者 王平 通讯员 武三省
“不为良相”
  今年3月,叶县龚店乡乡长代表乡党委,亲自来到汝坟店村村医马金末家里,再一次诚恳地建议马金末担任该村村支部书记:“你是有近30年党龄的老党员了,干事有思路,群众威信高,村里没有人比你更适合担任这项工作了。”
  马金末沉思良久,再一次选择了拒绝:“没有我当村支书,村里照样可以发展;没有我当医生,乡亲们看病可就不方便了。谢谢组织对我的信任!我还是喜欢当医生。”
  多年前,村里便有党员代表提建议,推荐马金末担任村支部书记。后来,一些群众也向马金末这么建议。甚至有人这样说:“当村支书也不比你当医生少挣钱,再说大小也是个‘官’啊,你咋这么傻呢?”
  马金末一次又一次地选择了拒绝。马金末说:“古人说得好,‘不为良相,当为良医’啊,也许当支书我当不好,但是当医生我自认为还可以。当了半辈子医生了,给人治病是我的快乐,还是当医生好。”
  有人说,当村支书和当村医可以兼顾。马金末却说:“当医生,就要当一个地地道道的医生。”

乐作良医
  说起马金末,乡邻没有一个不知道的,每个人都可以说两句。
  邻居们说:“马医生心好啊,刮风下雨,寒冬腊月,啥时候找他他都没有烦过,啥时候请他他就啥时候出诊。遇到家里很穷的病人,他没有不帮的。”
  敬老院的老人说:“这孩子难得啊!每年都来给俺们免费体检,逢年过节有时候还给俺们送些方便面、水果啥的。他也不欠俺们的,你说他图个啥啊?”
  2002年,常村乡李庄村李忠义因为慢性咽炎,慕名来找马金末看病。当马金末知道李忠义一个人照顾着患病的哥哥和3个未成年的女儿,家里一贫如洗时,不仅免除了他的医药费,还把自己女儿家的衣服收拾了一大包,让李忠义带了回去。
  十几年前的一个农历2月18晚上,村里举办焰火晚会,有3个邻居被意外炸伤,伤势严重。马金末闻讯赶去,对伤者进行暂时包扎止血,并亲自护送往附近的解放军152医院。一路下来,伤者的鲜血还是浸透了马金末的外衣和毛裤。由于救护及时,3个伤者最终都保住了生命。
  遵化乡张楼村离汝坟店村将近3公里。2007年,该村村民张国顺的老伴杜某患了乳腺癌,因家贫在家做保守治疗。马金末和他的女儿每日都要出诊,给杜某打针治疗,就这样一直坚持了两个多月。
  因为在工作当中的突出表现,2007年马金末被评为“河南省优秀乡村医生”。

一个好父亲
  马金末的家里布置得很简单,显得朴素典雅,最有特点的东西是一套茶具,包括茶几、茶炉、茶壶、茶杯等。
  泡上一壶茶,拿上一本书,边喝茶边看书,是马金末最大的业余爱好。不吸烟、不喝酒、不打牌,马金末和他的家人坚持“三不”。
  马金末家里有“四朵金花”,4个女儿是他的骄傲。“4个闺女都很争气,可能是受我的影响吧,她们都是喜欢‘白衣天使’这个职业,都学了医。”提起女儿们,马金末掩饰不住一脸的幸福。
  如今,大女儿中山大学毕业,二女儿河南中医学院毕业,分别在平顶山的两家市级医院工作,三女儿大学毕业后在广东惠州市公安局当法医,四女儿中专毕业后留在了马金末身边工作。
  “当一个地地道道的医生。”女儿们都记着马金末对她们的教诲。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