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药不如打针好吗 |
来源: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字号: 大 中 小] |
在使用药物治疗上,能口服给药的不注射给药,能注射给药的不静脉给药,是一条重要的药物适用原则。 打针比口服用药会给患者带来更多潜在的危险。滥用注射剂将增加肝炎传播的可能性,感染艾滋病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不发达地区存在相当严重的不洁注射行为,比如注射器重复使用、注射器质量不合格等,这给患者带来了更多安全隐患。注射器的不良反应通常较重,发生频率也比较高。尤其是中药注射剂成分比较复杂,注入人体,强迫人体去代谢,本身就已经有潜在的危险,如果再与其他药物配伍,可能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往往难以预测。注射剂中较大的微粒可造成局部循环障碍,引起血管栓塞。微粒过多可造成局部堵塞和供血不足,并进一步导致组织缺氧,产生水肿和静脉炎。异物还可从血管侵入组织,由于巨噬细胞的包围和增殖引起肉芽肿。如果输液器、药品等质量再不合格,输液配伍存在问题,微粒造成的后果将更为严重。 所以,只有当患者出现下列情况时,才考虑使用注射给药。 一、吞咽困难,存在明显的吸收障碍(如呕吐、严重腹泻、胃肠道病变)或潜在的吸收障碍,口服明显降低生物利用度的药物,没有合适的口服剂型的药物。 二、需要很高的组织药物浓度,而口服给药不易达到高浓度的情况;疾病严重、病情进展迅速,需要给予紧急治疗的情况。 三、患者对口服治疗依从性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