淇县提升妇幼保健水平 |
来源: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字号: 大 中 小] |
本报讯(记者 张治平 通讯员 杨德强 韩军利)“这已经是俺第七次到县妇幼保健院做免费围产期检查了,国家的‘降消’可真好!”说起“降消”项目,淇县朝歌镇孕妇李小云高兴得合不拢嘴。“降消”项目的开展,对该县的围产期保健工作、儿童保健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该县儿保建卡率、围保建卡率、系管率均达到95%以上。 该县妇幼保健院制定了“一个规范”,确立了“两个做法”。“一个规范”即根据实际情况并结合“降消”要求,制定了淇县妇幼保健工作规范,给7个乡镇卫生院配备了妇保、儿保专柜14个,投资几万元统一印制了县、乡、村六本(即围保登记本、儿保登记本、高危妊娠登记本、孕产妇儿童死亡登记本、例会记录本、督导记录本)。 “两个做法”为:一是围产期保健工作。先由各村妇幼专职人员对各村的怀孕妇女进行摸底、登记,动员其到乡镇卫生院进行围产期保健,乡镇卫生院对孕妇进行建卡体检。每月村级医疗单位将各村的孕产妇上报乡镇,乡镇卫生院汇总后报“降消办”。“降消办”在农村孕产妇领取补助时,根据各乡上报的围产期保健名单,进行核实报销。二是把“降消”与儿童保健及计划免疫结合起来,在孕产妇领取“降消”补助后由“降消办”再将各乡报销后的孕产妇名单反馈回各乡镇卫生院,卫生院在新生儿接种第二针乙肝疫苗时建立儿保卡,冷链运行时进行体检,即先体检后计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