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乡村医生第6期第1版
 
2009年乡村医生第6期第2版
 
2009年乡村医生第6期第3版
 
2009年乡村医生第6期第4版
 
 

共同关注乡医的未来与发展

来源: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字号: ]

河南省卫生厅厅长  刘学周
    在中原这片热土上,活跃着10万名乡村医生。这10万名乡村医生,已经成为全省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扎根农村,给广大农民群众提供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他们身上印刻着历史的辉煌,也肩负着未来的重任。因此,共同关注乡村医生的未来与发展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们被称为赤脚医生,伴随着共和国的脚步,在时代的洪流中发展着、变化着。1985年是一个标志,自此,赤脚医生这一特定称谓,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代之以乡村医生的称呼。岁月嬗变,春去秋来,他们的命运,他们的情感,他们的渴求,已紧紧地与乡亲们和广袤的田野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们有梦想,有期盼,有甘甜,也有苦涩。从年纪轻轻到白发苍苍,一代又一代乡村医生献身医学,矢志不渝;半农半医,守望家园;挥洒热血,无怨无悔。于是我们看到,风霜雨雪中,防疫保健不停闲;昼夜轮转中,把脉看病为乡亲。每次疫情出现,他们冲在第一线,出黑板报,发传单,大喇叭广播——他们用最简朴的方式守卫着乡亲们的健康,乡亲们也从中领略到了最真挚浓郁的情感。
    多年前,我也是一名普通的医生,在基层医疗单位与乡亲们朝夕相对,对乡村医生的生活、工作怀有着最深切的情感,与农村这块辽阔的土地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与农民群众结下了深深的友谊。在我心中,广大乡村医生是这样一个群体,他们默默无闻,守护着基层农村群众的健康,构筑了农村卫生三级防护网,为建立健全有效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体系贡献了力量。
    近几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民生,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的健康。为了全省7600万农民的身体健康,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各级卫生部门积极努力,农村卫生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当前,新农合民心工程的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全省医改方案的出台,推动着农村卫生事业蓬勃发展,这给乡村医生展现了广阔的发展天地,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河南省卫生厅非常重视农村卫生工作,强力推行的“51111”工程,就是要切实提高广大乡村医生的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服务能力,让乡村医生这一群体能更好地以过硬的技术为群众服务,推进农村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目前,河南省卫生厅正在着手加快制订全省乡村医生的报酬管理办法,制订农村卫生技术人员职称晋升管理办法,制订乡村医生培训管理办法,给乡村医生提供坚实的物资保障和强大的精神支持。
    新时代赋予乡村医生新的使命。如何树立新时代乡村医生的形象,成为一名合格的且受群众尊重与喜爱的乡村医生。为此,我提出三点要求:一、增强勤奋好学意识。紧跟时代发展,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加强学习,增长才干;不断更新知识,完善自我;不断提升境界,满足广大农民更高的健康需求。二、增强为民服务意识。结合农村实际,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大力使用和推广适宜技术、适宜设备和基本药物,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三、增强公共卫生意识。要始终坚持预防为主方针,牢固树立大卫生观念,切实加强健康教育,广泛普及疾病预防知识,认真做好规划免疫、传染病防治、疫情监测与报告、爱国卫生等方面的工作。
    最后我希望,广大乡村医生要在医疗体制改革的大潮中破浪前行,奋发有为,贡献力量;在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征途中绽放青春,释放光与热,挥洒才与智;在为农民群众的健康服务中创造人生的价值,在平凡的人生中奏出华彩的乐章!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