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方法和报告系统 |
来源: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字号: 大 中 小] |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方法 自愿呈报系统(spontaneous reporting system):这是一种自愿而有组织的报告系统,国家或地区没有专门的药物不良反应登记处,成立有关药物不良反应的专门委员会或监测中心,委员会或监测中心通过监测报告单位把大量分散的不良反应病例收集起来,经加工、整理、因果关系评定后储存,并将不良反应信息及时反馈给监测报告单位以保障用药安全。优点是监测覆盖面大,监测范围广,时间长,简单易行。缺点是存在资料偏差和漏报现象。 集中监测系统:集中监测系统即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根据研究目的分为病源性和药源性监测。我国集中监测系统采用重点医院监测和重点药物监测系统相结合。集中监测系统通过对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对药物不良反应全貌有所了解。 记录链接:是指通过独特方式把各种信息链接起来,可能会发现与药物有关的事件。优点是监测大量人群,有可能发现不常用药物的不常见不良反应。缺点是需要依赖其他已成熟的系统。 记录应用:在一定范围内通过记录使用研究药物的每个病人的所有有关资料,以提供没有偏性的抽样人群,从而了解药物不良反应在不同人群的发生情况,计算药物不良反应率,寻找药物不良反应的易发因素。 监测报告系统 一、国家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二、药物不良反应专家咨询委员会。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报告程序: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实行逐级定期报告制度。严重或罕见的药物不良反应须随时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 不良反应报告范围:上市5年以内的药品和列为国家重点监测的药品,报告有可能引起的所有可疑不良反应;上市5年以上的药品,主要报告严重的、罕见或新的不良反应。 (详见《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安全用药知识培训手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