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认识 减少中药的不良反应 |
来源: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字号: 大 中 小] |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 张虹 较长时间以来,许多人都片面地认为中药源自天然,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中药的不良反应问题往往被忽视,但近年来有关中药毒副反应的问题屡被提及,中药不良反应的报道呈大幅上升趋势,因此,对中药的不良反应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 中药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超量使用 人们普遍认为中药用量多一点并无大碍,有些医生甚至随便加大方药的用量、剂量,让病人超量服用;也有的患者自行加量服药。实际上,由于超剂量用药而引起的不良反应时有发生。 个体差异 患者的体重、性别、体质各不相同,人体对药物的反应,往往因个体的差异而有极大的不同。 药物自身因素 由于中药绝大多数来源于动植物和矿物原料,其污染程度、重金属含量等将直接影响中药的质量。某些中药本身就含有有毒成分,不良反应也会出现较多。 人为因素 如果药不对证,用药有可能会适得其反。盲目用药,对其药性不详究,或未仔细阅读说明书,或迷信偏方、秘方,或盲目长期应用某一味中药等,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不良反应。 剂型因素 中药组成成分复杂,每味中药都含有多种成分,有些中药在其有效成分、药理、毒理不甚明了的情况下轻易改变剂型,易发生不良反应。 随着中药现代化以及与国际接轨,新的中药制剂不断开发,临床应用越来越广泛,中药不良反应呈现上升趋势,这就要求广大医务人员和患者必须正视中药不良反应现象,及时反馈中药不良反应信息,减少漏报率。临床医师应全面熟悉中药的相关化学结构及性能主治、临床功效、相互作用、配伍禁忌,严格掌握用药指征;病人应遵从医嘱,不要擅自增加剂量,延长疗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