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提醒,慎用民间偏方—— |
来源: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字号: 大 中 小] |
剧毒乌头碱可致严重心律失常 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严焱 近日,河南科技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洛阳东方医院一周内连续接诊了两位饮用民间偏方药酒致严重心律失常的病人。患者均在服用了中草药乌头碱调制的药酒后迅速发病,出现舌麻、头晕、心慌、胸闷症状,随后到达医院急诊科急救。 据洛阳东方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李芳介绍:“两位患者入院时病情都相当严重,表现为房室传导阻滞、心动过缓,还有频发室性早搏、短阵室速等症状,其中一位患者在经过血液滤过和血浆置换的抢救措施治疗后才脱离险情。”对于连续收治两例自制药酒中毒患者的现象,李芳主任称并不感到意外,表示以往也收治过服用量更多、病情更为严重的病人。因使用民间偏方,自配自饮药酒用来祛痛的患者为数不少,他们对乌头碱药材毒性的危害往往不知晓,导致了服用含乌头碱成份的药材而中毒。乌头碱对心脏毒性最大,可直接作用于心肌,先兴奋,后抑制,用量过大可致心肌麻痹而死亡。 据了解,民间偏方用于治疗风湿顽痹浸酒的药材主要有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等,这些药材均有温中散寒、祛风止痛的功效,但其含有的乌头碱有剧毒,用之不慎极易中毒,发生危险,其中雪上一枝蒿的毒性最为剧烈。洛阳东方医院中医科主任杨安民说,像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等药材,只有经过长时间的高温煎煮才能减轻毒性,单以高度酒来浸泡生药,其毒性根本不会下降。“而生药乌头碱是脂溶性的,浸入白酒只会增加人体吸收度,加剧其毒性。”药剂科苏永立主任补充道。 杨安民主任提醒,有四种中药泡酒最容易出现中毒:一是中药马钱子,因其毒性较大,必须炮制后才可药用;二是川乌、草乌,对人体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有麻痹作用;三是水蛭,超量或长期服用可引起肾脏损坏和内脏出血;四是苍耳子,该药对心脏有影响,超量或长期服用可致中毒。他建议,拿到偏方后,一定要先咨询执业中医师或药师,在他们的指导下购买和使用中药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