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村的健身队 |
来源: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字号: 大 中 小] |
许昌县苏桥镇冯庄卫生所 张志坚 在城里,健身场所随处可见,市民可以很方便地在早晨或者晚上去健身和散步,而在我村现在还没有一个用于健身或者是娱乐的正式场所。不过我们可以就地取材,随便找一个空地,十几个人一凑和,就能成立一个健身小分队。自然地我这个“文化人”便成了队长。 由于本人工作之余爱健身,如做操、打球……再加上爱看报纸,特别是《医药卫生报》,更是每期必读,并将上面的卫生政策和医学知识及时读给大家听,所以大家喜欢聚到我这里来。有好多病人,特别是脑血管病后遗症病人和糖尿病病人,他们有时想锻炼,但没有合适的场所和方法。得知他们的想法后,我就主动提出组建一个健身小分队的想法,没想到想法一提出大家就拍手欢迎。于是我就当上了“教练”,过了把瘾。 自从当上教练后,我的工作就更忙了,除了搞好预防保健和看病人外,还要学着当教练喊口号。早上提前起床打扫门前的空地,等待大家的到来。晚上,大家走后我还要整理当天的资料和账本。一年四季,不论严寒酷暑、东西南北,不管男女老少,我们都这样坚持着。虽然忙些、累些,可我感到很充实,很快乐! 在健身队成立初期,我们没有任何设施,全凭我的一张口和大家的热情,我就像学校里的体育老师教学生一样耐心地教他们。他们毕竟是病人,特别是肢体功能障碍的病人,一个动作要重复好几遍,甚至是手把手地教。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我的带领下,他们不但病情有所好转,心情也好多了,人看起来都精神了许多。我想,这也算是一种精神疗法吧。看着这些病人一天天好起来,好多健康的村民也纷纷加入了我们的队伍,成为其中的一员。随着这支队伍的不断壮大,我也开始寻思着改进“装备”,让我们的队伍拥有科技含量,更现代化。于是我先硬化了门前的场地,又买来了音响,再把家庭影院搬出来,放上音乐伴奏,那场面比起学校的广播体操毫不逊色。 这支队伍的硬件提高以后,我又开始寻思在软件上下功夫。于是我又增加了一些特殊的动作,如武术动作、锄地动作、施肥动作、收割动作……经这一改,大家都把这体操叫做农民健身防病操。古有华佗的“五禽戏”,今有我们的“健身防病操”。如此一来,男女老少都纷纷加入我们的队伍。参与进来的人多了,我们的快乐也就更多了,快乐的人也就更多了。 我村的健身队离不开我,我更离不开我村的健身队!看着村民越来越健康,看着病人的身体一天天好起来,我心生感慨—— 村民人人都健身,和谐社会气象新。但愿我村人无病,何惜架上药生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