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农村卫生人才 |
来源: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字号: 大 中 小] |
日前,在江苏泰州举行的“第三届农村基层医学教育发展研讨会”上,与会代表以促进农村基层医学教育发展为主旨,就创新农村卫生人才培养路径,提高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服务能力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 走出一条农村卫生人才培养新途径 王韧/文 培养农村卫生人才 要有战略眼光 “农村的青年,尤其是有文化的青年都外流了,使得乡镇卫生体系特别是农村卫生所建设面临一个很大的困难。”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社会发展司司长朱幼棣认为,城市社区卫生站可以通过招聘的办法吸引医学院校毕业生。同时,公立医院改革后,一些医生被分流出来,可以补充到社区卫生站。而农村很难找到医学专业毕业的人才。 朱幼棣说,农村卫生体系的建设,硬件投入很容易见到效果,如一个村卫生室,投入几万元,就可面貌焕然一新,房子新的,设备新的,可以规范起来,统一起来。可是软件的投入,如人才的培养可不是一两年就可以见效益的。所以,农村卫生人才的培养要有一个长远的战略考虑和安排。 朱幼棣说,乡村医生的培训不能用传统的办法,层层举办培训中心,要通过市场的办法来解决培训问题。 前一段时间,贵州劳动部门给国务院写了一个报告,要求培训返乡农民工,帮助他们再就业。中央认为这个办法很好,在经济危机的环境下,培训返乡农民工劳动技能,就给了他们一个再就业的机会。国家拨了一笔钱,每个人300~500元,没想到这笔钱被层层克扣,到培训部门手里就没有几个钱。他们就到村里找些老头老太太来,让他们填个名字,开学和结业时让他们参加一下,一个人发个脸盆和毛巾就算培训了,最后闹出了很多大案。 再有,他们培训的内容五花八门,有烹饪、有家务、有缝纫等,没有职业定向,也不好考核,只要有人就行了,效果不好。所以我们的培训部门要有市场竞争,要管理好培训经费,要有定向专业。 另外,我们的培训形式要多样化。我国地域广阔,各地自然条件不同,现有的医疗体系差异很大,所以培训要分类,用不同的形式。尤其我们现在已经进入到信息时代,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电视教育可以互相利用。 朱幼棣认为,在农村卫生人才培训中,需要解决和落实以下问题。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卫生服务网络要衔接好,现在有些地方的新农合只报销大病。农村生活中小灾小病很多,如何把这些常见病纳入报销范围,要搞个配套文件。另外,农村卫生室可以考虑搞家庭病房,让那些需要康复的病人在家中就能得到治疗。 说到基本药物制度时,朱幼棣强调,“一定要把合作医疗用药管理好,不能让基本药物制度变了味。” 朱幼棣说,基本药物制度是上个世纪70年代联合国等有关组织援助非洲农村时建立的。当时为了帮助非洲贫困的患病农民,联合国等组织决定援助他们一笔美元,结果这些援助款被当地政府或酋长贪污了。后来联合国组织了一个药品目录,给你的美元只能买这些药品,免费供给患病的农民,这就是定向。从此以后,基本药物制度逐步完善起来,在亚洲和非洲一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得到应用,甚至一些发达国家也逐步推广。 现在我们给乡镇卫生院所用的基本药物是零差价,这实际上就是给乡村医生一个吸引人的手段。如感冒的病人,我给你三天的药物,免费。这样做也给我们国家的农村卫生投入发挥了效益。 为什么 “下不去,留不住,用不上”? 一说到农村卫生人才,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下不去,留不住,用不上”。卫生部科技教育司孟群司长认为,“下不去,留不住”的主要原因为城乡二元结构,也就是说,城市和农村的发展不平衡,差别太大。而“用不上”则是教育的问题。 孟群说,基层条件艰苦,待遇不高。我们的医学生下不去,下去了也留不住。 现在我们的医学大学生下到乡镇卫生院,没有编制,因为有些乡镇卫生院已经超编了。有的没有超编,但也不要。因为当地政府受当地的经济发展限制,没有这笔钱。 孟群说,他在江苏中部调研时问一个老乡医,你最担心的问题是什么,他告诉我,最担心的是他老了以后,不能干了以后,养老问题怎么解决。这不是他一个人的问题,恐怕是现在所有乡村医生的问题。 另外,大学生下去后,有的乡镇卫生院可以提供周转住房,有的就提供不了。 除了这些待遇问题,还有一个大学生的职业发展问题需要解决。 (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