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儿心肺复苏(下) |
来源: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字号: 大 中 小] |
三、急救药物的应用 肾上腺素应用的适应证:心脏停搏、有症状的心动过缓(HR<60次/分),且对通气和供氧治疗没有反应、非容量不足所致的低血压、对电击除颤无效的室性颤动(VF)。心脏停搏者的应用剂量:因临床试验并未证实大剂量肾上腺素的有利作用,所以对心脏停搏推荐首次静脉内或骨髓腔内应用标准剂量,即0.01毫克/千克(1:1万溶液0.1毫升/千克),新《指南》不推荐大剂量肾上腺素的应用,只有心脏停搏持续存在,静脉或骨髓腔内输注可增加到0.1毫克/千克(1:1000溶液0.1毫升/千克),肾上腺素能被气管支气管树吸收,所推荐气管内应用的剂量为0.1毫克/千克(1:1000肾上腺素0.1毫升/千克),用生理盐水3~5毫升稀释后注入气管导管内,或者通过吸引导管直接将药物输入,接着注入3~5毫升盐水使药物超过气管导管顶端进入支气管树,气管内给药后,必须给予数次正压通气。一旦静脉通路建立后,肾上腺素应予静脉内输注。 碳酸氢钠应用适应证:严重酸中毒伴长时间的心脏搏或不稳定的血液动力学状态、高钾血症或三环类抗抑郁药过量。对轻至中度代谢性酸中毒尤其伴有低容量血症患儿,无应用碳酸氢钠的指征,因为足够的容量补充和通气支持,酸中毒很可能得到纠正。对严重酸中毒用碳酸氢钠治疗仍有争议。当严重酸中毒伴心脏停搏时,开始的治疗总是包括开放气道、供氧、胸部按压和肾上腺素的应用。如这些处理仍不能恢复心跳,可用碳酸氢钠1毫摩尔/千克,静脉内或骨髓腔内给药(不能气管内给药)。在自主循环恢复后作动脉酸碱度(pH)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评估,以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予以碳酸氢钠治疗。 四、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处理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血液动力学稳定者,可尝试冰水浴面、诱发呕吐动作、迷走神经刺激手法等,伴心源性休克时可选用腺苷(adenosine)或直流电心脏转律术。无脉室性心动过速(VT)、VF对初始除颤3次无效或血液动力学稳定的难治性VT对电转律术无效,推荐使用胺碘酮,每次5毫克/千克(单次最大剂量150~300毫克)。 五、静脉通路的选择 急救时快速建立静脉通路比较困难,静脉通路的延迟建立会影响复苏效果。为争取时间,如找不到外周静脉通路,可用骨髓腔内注射(IO)。新《指南》放松了IO的年龄限制,如果无法立即找到静脉通路,任何年龄患者均可先建立IO输液通路。复苏时静脉所用的任何药物和液体都能安全地从IO途径输入,IO途径输注的药物起效和浓度类似于静脉途径。新《指南》还指出,紧急情况下在没有尝试外周静脉通路前就可先建立IO。 (详见《农村卫生人员急诊急救知识培训手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