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乡村医生第4期第1版
 
2009年乡村医生第4期第2版
 
2009年乡村医生第4期第3版
 
2009年乡村医生第4期第4版
 
 

指针法治疗婴幼儿惊吓症

来源: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字号: ]

滑县半坡店乡卜屯村卫生所  卜令存
    婴幼儿的大脑皮层发育未成熟,分析及抑制功能较差,对突然出现的各种刺激(如声音、动作等)产生应激反应,常引起发热、啼哭不止、频频惊惕、夜寐不宁,久则气乱伤及胆,可引起惊风。
    门诊治疗此类病症大多给予退热定惊之药,病情多反复,用药则热退,停药则热又起,俗称“断头发热”。患儿痛苦,家人也常被折腾得叫苦不迭。查体时可发现患儿指纹青浮,舌苔白滑,哭时多有惊惕感。笔者在门诊采用指针法治疗此症,临床上取得了一定效果,现介绍如下。
    指针法是中医按摩疗法基本手法之一,即用拇指或中指在一定经穴上由轻至重、由浅到深地点压以达到治疗目的。指针法治疗婴幼儿惊吓症按先后顺序五分步。一、压青筋:医者一手抓住患儿手指,察看食指外侧是否有青筋显露(大拇指侧的细血管),用另一只手大拇指指甲轻刮青筋3次,刮向食指末端,然后用大拇指采用指针法点压青筋3次,左右手操作相同。二、压印堂:用两手大拇指从患儿印堂处向两侧分推至太阳穴各3次后,点压印堂处3次。三、压人中:用大拇指点压患儿人中穴3次。四、压大椎:用大拇指点压患儿大椎穴3次。五、压腰俞:用大拇指点压患儿腰俞穴3次。点压每次以3秒为宜,强度应由轻到重以使患儿啼哭为度,点压点上下可间隔0.5厘米左右。手法完毕后嘱患儿家人不要立即喂食或哄患儿入睡。
    笔者经过多年临床应用,发现本疗法对婴幼儿受惊吓后所致发热等症具有定心安神、驱惊退热之效。方法简便,起效快,患儿易接受,值得基层同行一试。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