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心里话 |
来源: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字号: 大 中 小] |
许昌县苏桥镇冯庄卫生所 张志坚 接到上级卫生部门的通知,每两年一次的乡村医生培训开课了,便欣然前往。经过几天的学习和交流,受益匪浅,可谓温故而知新。 培训结束后,学校的喇叭里忽然传来了动听的歌曲《说句心里话》,伴着优美的旋律,我的思绪展开了…… 作为一名在基层卫生工作战线上默默无闻工作着、奉献着的一名普通乡村医生,我也想说几句心里话。 说句心里话,我也想改行,只因同龄人,个个比我强。有的外出去打工,有的下海经了商,唯独我留守乡村,不能四处去闯荡。孤单的儿童和老人,需我照顾保健康。工作实在挺辛苦,经济条件跟不上。上学求知有文化,提起生活不咋样,别人下海变富商,日子过得“赛小康”。 说句心里话,我也不想累和忙,可是村民不健康,我又怎能不帮忙?本是俺义务,怎忍把民伤,预防传染病,跑破鞋几双。尽职又尽责,屡上光荣榜,我若改了行,村民遭了殃。继续干下去,实在没希望,老婆儿子不支持,进退两难问上苍,我该怎么办?心里挺迷茫!乡村医生都不干,基层卫生成何样?久旱盼甘霖,黑夜盼曙光。忽传新医改,英明党中央!恩泽惠基层,三级保健网。乡村医生能养老,工资制度有保障。但愿政策落实好,党的颂歌传四方! 忆往昔,万里河山红旗展,八亿人民尽开颜。全国人民将“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这一指示贯彻并落实,我国农村卫生面貌在极其艰苦落后的情况下发生了巨大变化,赤脚医生队伍不断扩大,合作医疗得到巩固和发展。随着社会发展和制度改革,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农村温饱问题彻底解决。此时的我们便成为新时代的乡村医生。同一时期,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外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异军突起,非常活跃。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卫生状况逐步改善。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共产党又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思想,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向了新的高度,这时的农业生产也基本实现机械化,剩余劳动力成倍增加,年轻力壮者纷纷外出务工,只剩下老人和儿童,乡村医生队伍受此影响,部分相继“下海”并成为富裕户。而坚守岗位的乡村医生除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外,还要应付繁重的医疗及预防保健工作,起早贪黑,收入甚微,再扣除各种生存开支,一年下来,仅能养家糊口,进一步发展日显艰难?此外,虽然卫生室所有制是集体的,可实际常常是所有资产完全是自己投入,集体没出一分钱。业务用房自己建,办公用品自己买,宣传经费自掏腰包,再加上每年多个部门检查收费,真让我们倍感疲惫…… 看今朝,凯歌阵阵,红旗飘飘。在党的十七大召开后,党中央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让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出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特别是在新医改方案公布以后,广大乡村医生正以积极饱满的热情投入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为进一步改善农村卫生面貌,实行新农合制度,努力着、期待着。 作为一名《医药卫生报》的忠实读者,能及时看到卫生改革政策,了解医学动态,热点聚焦、网友留言、人间万象、生活百态,聆听同行心声……这些都让我在工作的同时增加了知识,劳累时放松了心情。好的医学报刊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特别是近期《乡村医生特刊》创刊的消息传出后,我们乡村医生倍加鼓舞,为党和政府这一英明决策和省卫生厅服务基层的工作方针政策欢呼雀跃。希望这样的好政策越来越多! 展未来,改革未有穷期,发展永无止境。我们相信,党的每项重大决策和部署,必将开辟中国农村发展又一个新的时代。百万乡村医生定能当好农民健康的保护神,亿万农民必将创造出更加和谐幸福的美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