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等”病人到“找”病人 |
来源: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字号: 大 中 小] |
6月15日一大早,宁波市鄞州区姜山镇后鄮村村民陈女士就接到了镇卫生院的电话,提醒她该带两岁的女儿去接种疫苗了。鄞州区的百姓和陈女士一样,享受到卫生院责任医生为他们提供的贴心又及时的公共卫生服务。 村村都有一名 专职公共卫生管理人员 从过去的坐堂门诊,到主动深入百姓家庭为群众提供医疗服务,这种服务模式的改变给鄞州的卫生院注入了活力。自2008年鄞州区实行卫生事业改革以来,区财政连续3年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补助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标准化建设,布点新建、改建400家左右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基本实现村村都有一家标准化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在此基础上,作为鄞州区试点的姜山镇在每个服务站配一名专职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医生,协同村公共卫生联络员开展相关工作。 一台笔记本电脑 就是一叠健康档案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姜山中心卫生院为每位社区医生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查看体检记录,方便又直观。测量完居民的血压,了解好生活方式,直接输入电脑,免去了纸质资料的繁重与复杂,还有最新的医学知识、筛查资料可供参考。 病人只要刷一下就诊卡,医生就可以直接从HIS系统中调阅病人的健康档案,了解病人的病情继往史、过敏史等历史信息。目前,鄞州区已有19家乡镇(街道)卫生院实现这一链接。今后将逐步建成全区统一的数字化社区健康档案系统,通过鄞州区居民健康档案数据中心,实现家庭、社区、医院和管理部门的信息互动共享。 村办院管政府贴 公共卫生项目化管理 姜山镇在鄞州区率先推行了全新的农村公卫服务模式,积极探索“村办院管政府贴”的建站管理新模式。 村社区卫生服务站由村委会牵头负责建设,区、镇两级财政分别给予补助,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对村社区卫生服务站人、财、物、事进行全面管理。突出公益性,体现政府主导,实现一体化管理。其次,成立项目管理小组、制订项目管理方案、实施项目考核奖惩。 (据《健康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