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7月28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印发了《河南省2009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其中对于农村卫生的安排可谓统筹兼顾,本期择要刊载相关部分,请予以关注。
基本医疗保障形成框架
覆盖面
巩固新农合发展成果,参合率继续保持90%以上。
提高待遇水平
新农合最高支付限额达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在全省30%的县(市、区)实现新农合门诊统筹。
提高管理服务水平
研究农民工医保关系跨地区、跨制度转移接续办法。探索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管理制度。
完善医疗救助
继续资助农村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对农村五保对象以及当地政府规定的经济困难家庭人员,在经过新农合报销后个人难以自付部分再给予救助或补助。
推进医疗救助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同步结算工作,推行三项制度的“一站式”管理服务。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建立
建立向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直接配送基本药物的机制。确定我省包含配送费用在内的基本药物统一采购价格。
从今年起3年内,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严格控制非目录药品使用。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核定收支,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
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继续加强基础设施
经过3年的努力,使每个县至少1所县级医院和1~3所中心乡镇卫生院达到标准化水平,每个行政村都有村卫生室。
加强基层队伍建设
启动全科医生培养规划和农村卫生人才培养“51111”工程,尽快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有合格全科医生的要求。
加强公共卫生和中医能力建设
继续支持公共卫生体系和基层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建设,根据国家安排启动实施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和卫生监督体系专项建设规划,逐步改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设施条件。
推进基本公卫服务均等化
公共卫生项目实施
加强卫生系统电子信息化建设,5%农村居民先行试点。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工作由基层乡镇卫生院及村卫生室,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服务站承担,实行电子信息管理,以实现全国统一。
继续实施结核病、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和国家免疫规划、农村妇女住院分娩等公共卫生项目。启动实施6类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即:为154万15岁以下人群补种乙肝疫苗;选择8个县作试点,为1.6万农村适龄妇女进行乳腺癌检查(40~59岁);选择6个县(区)作试点,为9万农村适龄妇女进行宫颈癌检查(35~59岁);为110.2万农村育龄妇女孕前和孕早期补服叶酸;免费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10万例复明手术;完成18.9万户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在燃煤型氟中毒病区完成5000户改炉改灶。
保障公共卫生服务所需经费
将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人员经费、发展建设经费、公用经费和业务经费纳入各级政府预算全额安排。落实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今年不低于15元,2011年不低于20元的政策。
推进医疗卫生机构改革
核定人员编制
严格核定人员编制,对现有人员重新择优聘用,不符合条件的进行分流,新增人员实行公开招聘。
改革补偿机制
在核编基础上,落实政府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核定任务、核定收支、绩效考核补助的管理办法,落实对乡村医生承担公共卫生服务的补助政策。
河南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