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乡村医生第1期第1版
 
2009年乡村医生第1期第2版
 
2009年乡村医生第1期第3版
 
2009年乡村医生第1期第4版
 
 

农村心脑血管病防治:找到本土化策略

来源: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字号: ]

农村高血压“三低”现象突出
  2004~2005年,我们在辽宁阜新农村对4.8万人进行了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3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超过37%。这些数据提示我们,目前广大农村地区高血压患病率迅速增高,这不仅见于经济发达的农村地区,在刚刚达到温饱水平的农村地区也已开始凸现。
  一方面是农村高血压的患病率居高不下,另一方面是农民对高血压的知晓率低、服药率低、控制率低“三低”现象突出。我们于2004年开展的辽宁农村高血压流行趋势及低成本综合干预预防卒中(CHEPS)研究结果显示:辽宁农村3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37.8%,知晓率为29.5%,治疗率为23.6%,控制率仅为1.1%。
  控制率如此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当地医生疾病防治知识匮乏,无法正确指导患者用药。另一个原因就是患者本身防病治病意识低。当地居民绝大多数未测量过血压,更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
心脑血管病增势迅猛
  研究结果表明,辽宁农村高血压患病率极高、控制率低,与之伴随的是心脑血管病增势迅猛。高血压的主要并发症为卒中。在广大农村地区,高血压很少受到干预治疗,使得高血压最重要的并发症——冠心病和卒中的发病情况更为严重。其中,75%以上卒中存活患者留有不同程度的残疾,造成个人、家庭、社会的沉重负担,也是导致农村劳动力丧失及农民生活贫困的重要原因之一。
西方国家降压药不适合我国人群
  为控制高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病,西方国家进行了大量的临床试验。与西方人群相比,东方人群的疾病谱存在着明显差异。另外,东、西方人群在饮食习惯、生活方式、膳食中饱和脂肪酸及胆固醇的含量、遗传基因等方面均存在差别。加上西方国家采用的降压药物价格昂贵,不适合我国人群。在我国,农村人口约占60%,而且经济欠发达,收入水平较低,因此农村心脑血管病防治更应建立一套本土化方案。
  为弥补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经验的不足,近年我国应用国产药物进行了几项大型临床研究,例如中国老年收缩期高血压试验(Syst-China)、中国卒中后抗高血压治疗研究(PATS)等。研究表明,应用钙拮抗剂、利尿剂、ACEI类制剂进行长期降压治疗可减少中国高血压患者卒中事件,轻度减少死亡危险。
“组合式”降压药低价有效
  为了遏制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我们于2004年开展的CHEPS研究历时4年完成,是目前唯一一个在我国农村地区进行的大规模人群干预研究。
  药物组合的选择中,药品的价格是一个关键因素。为达到低成本控制农村人群高血压的目的,我们研究提出了噻嗪类利尿剂、中长效钙拮抗剂尼群地平和国产卡托普利的组合,取得了喜人的成效。
  我们在阜新农村地区首先使用小剂量氢氯噻嗪治疗农村地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一个月血压随访结果显示,治疗后,患者血压平均下降15.8/6.1毫米汞柱,24.9%的患者血压得到控制,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达到35.6%。因此,从成本-效益看,噻嗪类利尿剂可作为农村居民降压治疗的重要药物。
  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是高血压病降压治疗的常用药物,具有降压起效快、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其中尼群地平由于其价廉效优的特点,可作为农村地区降压治疗的另一种选择。为了进一步提高患者血压控制率,我们在氢氯噻嗪的基础上加用了尼群地平。半年血压随访结果显示,血压控制率达到了32%,用药前后血脂、血糖及离子变化未见差异。由此,我们考虑把利尿剂氢氯噻嗪联合钙拮抗剂尼群地平作为农村地区高血压治疗的有效药物组合。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肥胖、糖尿病和心脏、肾脏靶器官受损的高血压患者具有相对较好的疗效,特别适用于伴有心力衰竭、心肌梗死后、糖耐量减退或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患者。研究表明,ACEI与尼群地平缓释片联合应用具有更好的协同降压功效。鉴于ACEI良好的降压效果及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我们推荐国产廉价ACEI卡托普利作为农村高血压治疗的有效药物。
  我们课题组通过长期的综合干预研究发现,药物干预组给予健康宣教联合降压治疗(氢氯噻嗪+尼群地平+卡托普利)后与生活方式干预组相比,在随访终点时平均血压下降达16.07/9.42毫米汞柱。在血压下降的同时,高血压控制率明显提高,心脑血管疾病发病明显减少。而成本效益分析表明,使高血压控制率提高、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仅需30元/人/年。
  为了遏制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减轻农民负担,除了对患病者采用有效的药物组合治疗,以提高控制率,减少并发症外,还必须做好一级预防,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在群众中普及预防高血压的知识,加强对各种危险因素的控制。同时,还必须加大对乡村医师的培养,促进农村三级医疗保健网的建立和健全,使高血压等慢性病能早发现、早治疗。
         (摘自《健康报》)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