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文摘版——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131期文摘版第1版
 
2009年第131期文摘版第2版
 
2009年第131期文摘版第3版
 
2009年第131期文摘版第4版
 
 

甲型H1N1流感诊疗方案(2009年第三版)(第二部分)

来源: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字号: ]

  四、诊断
  诊断主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病原学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是防控与有效治疗的关键。
  (一)疑似病例。
  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即可诊断为疑似病例:
  1.发病前7天内与传染期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有密切接触,并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
  密切接触是指在未采取有效防护的情况下,诊治、照看传染期甲型H1N1流感患者;与患者共同生活;接触过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体液等。
  2.发病前7天内曾到过甲型H1N1流感流行(出现病毒的持续人间传播和基于社区水平的流行和暴发)的地区,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
  3.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甲型流感病毒检测阳性,尚未进一步检测病毒亚型。
  对上述3种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安排甲型H1N1流感病原学检查。
  (二)临床诊断病例。
  仅限于以下情况作出临床诊断:同一起甲型H1N1流感暴发疫情中,未经实验室确诊的流感样症状病例,在排除其他致流感样症状疾病时,可诊断为临床诊断病例。
  甲型H1N1流感暴发是指一个地区或单位短时间出现异常增多的流感样病例,经实验室检测确认为甲型H1N1流感疫情。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临床诊断病例可安排病原学检查。
  (三)确诊病例。
  出现流感样临床表现,同时有以下一种或几种实验室检测结果:
  1.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检测阳性(可采用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
  2.分离到甲型H1N1流感病毒;
  3.双份血清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特异性抗体水平呈4倍或4倍以上升高。        (未完待续)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