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海桑田看二院 |
来源: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字号: 大 中 小] |
——新中国成立60周年伊川县第二人民医院发展掠影 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王惠芳 刘乐乐 建院初期连一台显微镜都没有,更谈不上检查仪器,内儿科是两个诊室,外科是一个换药室,一个药房,总共才有十几名职工…… 如今,综合门诊楼、病房大楼、医技大楼和急诊综合楼林立,设置床位161张,固定资产1100万元,拥有德国西门子双排螺旋CT机、全自动生化仪等一大批先进医疗设备,职工人数260名,其中高、中级医药护技专业人员68名。 说起伊川县第二人民医院的变化,许多人都爱用“沧海桑田”这样四个字来形容。从1983年的公疗医院到2001年更名的伊川二院,直至今天,这里勃发的生机和活力,让许多人震惊和叹服。 “我们的办院方针是‘科学的管理、精湛的技术、高尚的医德和优良的服务’”,院长亢雪峰介绍说。目前,医院已从单一的为城镇职工服务,扩大到服务全县离休、荣军,到新农合、城镇居民及全县人民。全院上下齐心协力,奋力拼搏,规范诊疗,优质服务,率先在全县开展首例人工关节置换术、宫颈癌根治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髋臼内固定脊柱侧弯矫形、颅内血肿微创清除、心梗溶栓等一大批县级医院技术零的突破,受到县委、县政府的高度评价与赞扬。 “医院之所以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得益于党的卫生政策好,归根于党和政府给予的良好的发展环境”党支部书记、副院长范正伟说,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要求,该院已经省、市、县相关部门批准搬迁新址,项目已审批。计划于年底动工建设,新建的医院将按照三级甲等医院的标准,配齐各种设施,吸纳各种高层次人才,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走质量型、效益型医院的发展道路,为全县卫生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