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文摘版——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文摘版第116期第1版
 
2009年文摘版第116期第2版
 
2009年文摘版第116期第3版
 
2009年文摘版第116期第4版
 
 

我们的名字叫“人民医院”

来源: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字号: ]

——新中国成立60周年伊川县人民医院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刘永胜 通讯员 尤君太 罗鲜利 李志成
  伊川,因伊水而得名。
  千百年来,水的灵动,水的激情,水的奔流不息,滋润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伊川儿女。
  伊川县人民医院就座落在美丽的伊水之畔。
发展没有休止符
  2007年春,以王瑞宗为代表的新一届院领导班子走马上任。
  一本包括6方面29条规定的《医院管理工作制度》下发到了每个科室,对迟到、脱岗、推诿病人、工作敷衍和违反院规院纪等陋习进行整顿。如今,在该院,学制度、用制度蔚然成风,“用制度规范工作行为”已成为全体干部职工的共识。两年多来,这里的人在变、设施在变、环境在变……
  ——人才培养和引进。近年来,医院不断加大在职职工再教育力度,仅2008年,专升本达到28人。引进本科生的数量是过去10年的总和。今年又首次引进了4名医学硕士。 
  ——设备购置和专科建设。2008年,医院先后斥资980万元购置了西门子核磁共振、飞利浦四维彩超等大型医疗设备。投资60万元,建立血液净化室。目前,这里拥有市级重点专科2个、县级重点专科7个。
  ——民心工程日新月异。2009年,国家新增投资1300亿建设项目,医院抢抓机遇积极申报,被确定为全省首批20家“标准化县医院建设示范单位”,争取到中央国债资金1800万。在建的高层病房大楼是洛阳市重点工程、伊川县十大“民生工程”之一,现一期工程已经封顶,预计明年5月投入使用。
人民医院为人民
  “医术再好,不为患者着想,就不是好医生!”院长王瑞宗时常对职工们说:“什么时候都不要忘了,医院前面还有两个字,那就是‘人民’。”
  5.12汶川大地震后,全院职工捐款50653元。2008年5月29日,赴川救灾的士官杨豪杰的爱人,因生病住进医院妇产科,院领导在得知这一情况后,免去了全部住院费用。病房内,王瑞宗和杨豪杰通电话说:“县医院就是你们的家,希望你积极抢险救灾,早日凯旋归来!”
  今年6月,医院开展了以农村孕产妇和慢性肾衰患者为对象的“爱心惠民”活动:农村产妇顺产住院首次实现了不花钱,剖宫产也花不到500元;对肾衰患者每次透析治疗补助100元。活动至今,共减免患者费用30余万元,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问题奶粉”、“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每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来临,这里的人们总是义不容辞的担当起救治重任,用自己的身躯抵挡住病魔的一次次来袭,用行动履行着医者的诺言。
  记者了解到,两年的发展,医院门、急诊量与往年相比翻了一番,住院病人增加了60%。在县里多次组织的“满意度调查”中,有九成以上的群众愿把“县医院”做为看病的首选。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