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人民健康 |
来源: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字号: 大 中 小] |
——新中国成立60周年伊川县卫生局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刘永胜 新中国成立近60年来,伊川县卫生部门认真贯彻“以农村卫生工作为重点,坚持预防为主,依靠科技进步,中西医协调发展,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卫生工作方针,以保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为根本宗旨,不断开拓创新,全面推进发展,在医疗、预防、保健、中医、医学科技等各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进一步健全。目前,全县共有卫生技术人员3269名,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14个,其中:公办医疗卫生机构23个、厂矿社会办医2个、门诊部诊所22个、村卫生所467个,共同承担着全县居民的医疗、预防、保健等基本卫生服务任务,改变了过去农村缺医少药的历史。 卫生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从1999年起,累计投资1800余万元加强乡镇卫生院建设,15个卫生院业务用房面积增加了2倍,主要医疗设备增加了3倍,具备了基本的医疗预防保健功能,能够为农村居民提供有效的卫生服务。2008年投资500余万元完成了100所标准化卫生所建设任务,计划到2010年底实现村村有合格卫生所的目标。 卫生队伍素质不断提高。县、乡医疗卫生单位45岁以下业务人员得到系统培训,乡镇卫生院中专以上学历人员增加到600余人。每年对乡村医生进行一次知识更新轮训。 医疗卫生管理进一步规范。强力推行各项医疗核心制度、诊疗规范,大力倡导“医患沟通”,落实各项优质服务措施,狠刹医疗服务领域不正之风,有力地促进了“和谐医院”、“平安医院”建设,使医疗服务质量和医疗安全水平不断提高。 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组建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中心,落实重大疾病防控措施,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开展妇幼保健“降消”项目。组建了120指挥中心,医疗急救进入规范化管理。全县医疗单位全年门(急)诊人次由1999年的738965人次增加到924372人次;预防接种免费免疫疫苗达到11种;孕产妇住院保健覆盖率90.04%,住院分娩率提升到97.51%。 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坚持中西医并重,建立健全了覆盖城乡、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的中医药服务网络。县中医院由弱到强,积极实施“三名”(名院、名科、名医)战略,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中药利用率不断提高。 新农合工作和爱国卫生运动取得新进展。从2007年起新农合工作在全县实施,目前全县参合率达到99.9%,有效缓解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取得成功。 卫生工作到位,健康保障有力。与建国前相比,全县居民人均期望寿命由35岁提高到70岁以上;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330‰下降到10.63‰;孕产妇死亡率由2000/10万下降到54/10万;法定报告传染病由4000/10万下降到491/10万。 由于工作突出,1991年,伊川县初级卫生保障工作在全国率先达标;1994年被省卫生厅命名为“农村基层卫生组织建设示范县”;伊川卫生系统先后被评为全省、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2000年被省卫生厅命名为“优质服务先进县”;2003年被市卫生局授予“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县”;2004年被市政府授予“乡镇卫生院建设先进县”;2005年被省中医管理局命名为“全省农村中医工作重点县”;2006年、2007年分别被市政府授予“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先进县”; 2008年度被省卫生厅授予“卫生应急先进集体”;被市文明委授予“市级文明单位”;该县卫生系统连年被市、县命名为“文明系统”,卫生工作连年被县委、县政府授予完成责任目标先进单位。 一切为了人民健康。伊川县卫生局将继续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系改革,全面落实各项医疗卫生工作任务,不断提高医疗卫生保健服务能力,努力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质优、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为构建富裕、文明、和谐的新伊川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