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60周年商丘市中心血站发展纪实
通讯员 闫艳丽
河南省商丘市位于豫东平原最东部,辖6县、2区、1市,现有人口813.60万。近年来,在商丘市委、市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在广大采供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商丘市的采供血服务体系规范化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血液质量管理体系得到了持续完善,建立和完善了三级供血网络,保证了全市临床医疗用血的需要,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商丘市中心血站于1996年正式成立,占地3.62亩,建筑面积4600平方米,业务用房面积3600平方米。另有为方便市民设置的献血屋1座,面积180多平方米;还在各县、区设有流动采血点11个。目前,血站固定资产2800多万元,职工74人,拥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名,技术人员20多名,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达75%以上;设有职能科室15个;医疗临床用血100%来自公民自愿献血,固定献血者比例达47.8%,临床成分输血比例达98%以上,人次献血量400毫升比例达98%以上,农民献血比例60%在以上,无偿机采成分血达100%,年供血量达10吨。血站担负着全市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供应及技术指导工作,能够及时为患者提供安全、合格的各种血液成分制品。无任何因输血传播疾病及血液违法案件发生。
科学管理上轨道
血液质量是血站的生命线。2006年起,血站在加强科学管理上下功夫。一是依照“一法两规”要求,建立和完善了覆盖采供血及其相关服务全过程的血站质量管理体系和血站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在采供血过程中力求做到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从根本上保证供血及输血的安全性,连续4年被评为“卫生部室间质评优秀实验室”。二是为保障质量体系的有效实施,建立了6项质量监控措施,使血站质量体系得到不断持续改进和完善。三是在全省率先实行计算机软件的全面升级,实现了信息管理和质量管理双重功能,使献血者信息查询录入更加便捷、准确。四是根据血站质量目标要求,与各科室签订了目标责任书,组织人员对科室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考评,考评结果与分配挂钩。各部门在工作中积极配合,在技术上努力创新,控制和预防了经血液疾病的传播,降低了输血反应,保证了献血者和用血者的安全。
无偿献血硕果丰
一个城市无偿献血工作的好坏,不仅反映了该地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更直接体现了公民的整体文明素质。为此,血站采用多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的开展了无偿献血的宣传工作。通过在城区设立宣传栏,制作各种电视广告、电视专题,编排无偿献血节目,真正做到了报上有文章,杂志有版面、广播有声音、电视有形象、街头有阵地的“五有”宣传模式,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适时献血无损健康,科学献血有益健康,使“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公德意识和互助观念深入人心,在全市形成无偿献血的浓厚氛围。
为向献血者提供更为周到、优质、便捷的服务,血站更新服务观念,规范服务方式。一是为方便广大市民无偿献血,在城区繁华地点设立环境舒适、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集全血和成分血采集为一体的爱心献血屋,为各县、市派出流动献血车。实行了献血屋、献血车、献血点一体化管理。二是重视强化职工的优质服务意识,要求职工统一着装、佩戴胸卡,使用服务用语,增设相应服务设备,营造轻松、温馨、卫生、便利的献血环境,做到献血前热心解答咨询,献血中细心护理关照,献血后诚心优质服务。他们制定了22条服务承诺,设立服务监督电话,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三是做好献血者的用血偿还工作,极大地调动了公民的献血热情。四是为了献血者的健康,为献血者及家属开展免费体检。五是为了保证紧急情况下的血液供应,采取讲座、联谊和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主动与大中专院校、厂矿企业签定了应急供血协议,成立应急供血队伍,完善采供血应急预案。血站还成立了以大学生为主的志愿者服务队,建立和完善了稀有血型档案和机采成分献血人员档案。以上措施的实施,极大的稳定了献血队伍,使固定献血人群得到了更好发展,保证了充足的临床血源供应。商丘市连续4次荣获“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城市”,246人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金、银、铜奖。
标准化建设有发展
血站按照河南省卫生厅供血服务“横到边,纵到底”的要求,建立了三级供血网络,血站共与11家供血库签定了供血合同,各供血库与所属150家医疗机构签定了供血合同,进一步完善了全市供血服务体系建设。血站成立了临床输血科,负责临床输血的技术指导和全市血液网络管理,他们深入医疗机构一线指导工作,使输血前的最后一关能够得到专业性指导,保证了输血安全。血站还配备了多媒体等设备,抽调高素质人员每月对各临床医疗机构及供血库进行输血安全知识的培训,发放培训资料10000余册,邀请全国著名专家教授对辖区内医疗单位工作人员进行了供血库标准建设、血库计算机知识、血型血清学等专业知识培训。血站加强了各供血库硬件基础建设,除省拨专项资金外,血站每年拿出近十万元资金为各供血库配备了融浆机、血库专用离心机等一系列先进的仪器设备,从而更加保证了临床输血的安全有效。目前商丘市医疗机构满意度99%,送血冷链完好率100%,供血医疗机构联网率100%。
现代化进程正加快
为保证血液安全,血站购置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型检测系统、全自动细菌培养系统全自动酶免系统以及血浆病毒灭活设备,对所有应用临床的血浆进行病毒灭活;更新了储血设备,购置了低温速冻冰箱,配置了全套血液冷链系统,使血液从离开献血者到输入受血者一直在2~8摄氏度环境中,冷链操作率达100%,保证了血液质量。依照“一法两规”全面升级了微机管理网络,实施了双机热备,异地数据备份、内外网分离等,确保了血站计算机信息管理,满足血站工作需求。血站还对实验室、成分科、供血库、库房进行了布局改造,添置了必要的设施设备,使各业务科室均能符合“两个规范”要求。
人才队伍在成长
采供血事业要发展,人才是根本。商丘市血站始终把加强采供血队伍政治思想道德教育,业务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技能作为工作的重点来抓,强化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培养员工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培养造就政治思想过硬、业务水平拔尖的采供血队伍。血站制定了“科技兴站,以人为本”的战略,加强人才素质的培养和锻炼,组织全体职工参加全国采供血机构上岗培训,定期在科室和员工中举行业务知识的学习、讲课。他们坚持“走出去、请进来、学先进、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先后派出20多人到北京、上海和省内先进血站参观学习,并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邀请各地专家到商丘授课,交流开展无偿献血工作的经验,为血站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目前,血站关键技术岗位人员资质已基本达到岗位标准要求,新进人员资质均符合规范要求,确保了血站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
商丘市中心血站还与医院联合开展了疑难血型鉴定与配血、新生儿溶血病配血等服务项目,均填补了商丘市的空白,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2006年以来,血站申报“市级科技成果”2项,在国家级杂志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省级杂志发表学术论文8篇,国家级学术会议交流论文11篇。
蓬勃发展看明天
科学的管理、明确的目标,标准化建设、专业化队伍,使得商丘市中心血站成为一支百姓信赖的采供血服务队伍。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商丘市中心血站取得发展和进步,与其领导班子所坚持的“抓班子、带队伍、理思路、创环境、重管理、定措施”的工作方针是分不开的。他们通过开展先进性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在职工中间树立了“以维护百姓健康为己任”的信念,使他们带着强烈的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投入到采供血工作中去,推动了血站的发展和创新。在新时期、新形势下,血站将乘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东风,将“规范血液管理,保障用血安全”的信念继续秉承,坚持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以新思路、新举措,迎接新挑战、再创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