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文摘版——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113期文摘版第1版
 
2009年第113期文摘版第2版
 
2009年第113期文摘版第3版
 
2009年第113期文摘版第4版
 
 

妊娠剧吐的中西医治疗

来源: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字号: ]

       孕妇在早孕时出现头晕、倦怠、择食、食欲不振、轻度恶心呕吐等症状,称早孕反应。早孕反应一般对生活与工作影响不大,不需特殊治疗,多在妊娠12周前后自然消失。少数孕妇早孕反应严重,恶心呕吐频繁,不能进食,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威胁孕妇生命,称妊娠剧吐。其临床表现差异很大,绝大多数患者经治疗后痊愈,极个别患者可因剧吐而死于某些并发症,如酸中毒、肝功能衰竭等。
  妊娠6周左右出现剧烈恶心呕吐,甚则滴水不进,呕吐物为胆汁、清水或夹血丝。日久则出现脱水及代谢性酸中毒,表现为消瘦,体重下降,口唇燥裂,眼窝凹陷,皮肤失去弹性,尿量减少,呼吸深快,有醋酮味。严重者脉搏增快,体温升高,血压下降。当肝肾功能受到影响时,可出现黄疸和蛋白尿。甚则眼底出血,患者意识模糊或呈昏睡状态。根据典型临床表现及尿中酮体阳性,即可诊断为妊娠剧吐。进一步测定红细胞压积、二氧化碳结合力、电解质、肝功、肾功及眼底检查等以判定病情程度。
西医药治疗
  补液止吐   每日补液量至少维持3000毫升,给予5%~10%葡萄糖2000毫升,5%葡萄糖盐水、林格氏液1000毫升,或根据孕妇体质状况和液体丢失情况酌情加减。液体内可加10%氯化钾20毫升、维生素C 3克或维生素B 200毫克。
  纠正酸中毒   根据血二氧化碳结合力水平,予以静脉补充5%碳酸氢钠溶液。
  适时终止妊娠   经过上述处理,病情无改善,并出现持续黄疸,体温在38摄氏度以上,心率超过120次/分,或眼底出血者,应考虑终止妊娠。
中医药治疗
  脾胃虚弱   孕后恶心呕吐,或食入即吐,呕吐清液或食物,体倦乏力,神疲嗜睡,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滑无力。治疗应健脾和胃,降逆止呕。药用党参、白术、茯苓各15克,陈皮、紫苏梗各10克,砂仁(后下)、炙甘草各6克,生姜3片。也可用中成药香砂六君子丸。
  肝胃不和   孕后恶心呕吐剧烈,不能进食,呕吐酸水或苦水,心烦,口干、口苦,胸胁胀痛,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治疗应抑肝和胃,降逆止呕。药用紫苏叶、黄连、陈皮、竹茹各l0克,白术、茯苓、白芍药各15克,砂仁(后下)6克。也可用中成药左金丸。
  痰湿阻滞   孕后恶心呕吐痰涎,不思饮食,口淡黏腻,腹胀便溏,舌质淡、苔白腻,脉滑。治疗应化痰除湿,和胃止呕。药用陈皮、制半夏、藿香、佩兰各10克,白术、茯苓、薏苡仁、扁豆各15克,炙甘草6克,生姜3片。也可用中成药二陈丸。
  气阴两虚   孕后呕吐剧烈,神疲乏力,形体消瘦,目眶下陷,口干咽燥,尿少便干,舌质红、苔薄黄而干或花剥,脉细数无力。治疗应益气养阴,和胃止呕。药用太子参、生地黄、麦门冬、白术、沙参、茯苓、芦根各15克,五味子、陈皮各10克,砂仁(后下)6克,生姜3片。也可用中成药生脉饮。
  (摘自《农村医药报》   陈亚晶文)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