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文摘版——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文摘版第107期第1版
 
2009年文摘版第107期第2版
 
2009年文摘版第107期第3版
 
2009年文摘版第107期第4版
 
 

网络代替不了医生

来源: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字号: ]

      两年前的一天,我接诊了一位25岁的男性患者,主诉左侧面部阵发电击样痛,伴有左侧上部牙痛半年,间歇期如正常人。他说自己患的是三叉神经痛,以往服用卡马西平有效,但最近又新添了头晕、乏力的毛病。我给他做了体检,初步印象是左侧三叉神经第二支痛。我将我的诊断告诉了他,他似乎有点高兴。
      我问他:“您在哪家医院诊断的三叉神经痛?”他得意地说:“我自己在网上查出来的。”“谁告诉您口服卡马西平的?”“也是在网上查出来的。”“您每次口服多少?每天服几次?”“每次2片,每天3次。我都吃了半年了。”
      思考片刻,我诚恳地告诉他:“您需要做一个头部磁共振,还有血常规。”他笑了笑,说:“听别人说您是这方面的专家,我慕名而来只是想证实一下网上查的结果。没想到您却要我去做磁共振。”我知道他误会了,便耐心解释:“三叉神经痛仅仅是症状诊断,它有原发性与继发性两种。前者单靠目前的医学仪器检查,尚难作出病因诊断;后者常常由桥脑小脑角肿瘤等引起,磁共振能查出来。对于后者,只有切除肿瘤才是根本的治疗方法。”他听完还是将信将疑,微微一笑,说:“以后再说吧。”我再次劝他做磁共振,还是被拒绝了。我接着说:“血常规您得查一下,看看是不是因为卡马西平的副作用引起粒细胞减少症,而出现头昏、乏力、易感冒的症状。”他终于不耐烦了,说:“你怎么净说些不吉利的话?”我悻悻地在他的病历上写道:拒绝头部磁共振及血常规检查。他签上名字,转身走了。
      一周过去,他又来到我的门诊,说是网上有人建议他做磁共振。我高兴地给他开了头部磁共振申请单。下午,他拿着磁共振片子及报告来找我。报告结果显示:未见异常。我又仔细看了看片子,确实未见桥脑小脑角处有异常,便高兴地告诉他:“您的病确定为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了。”他低声自言自语道:“还不是没有肿瘤吗?白花钱!”听到这话,我脑子里忽然一片空白,心里很是郁闷。
       接着,我又积极地劝他做血常规:“这个检查的钱我给你出都行,因为检查结果决定着治疗方案的选择。”不料,他反问道:“你能保证结果会有粒细胞减少吗?”我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只是慢慢跟他讲:“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首选口服药物治疗,其中卡马西平是最常用的药;虽然效果好,但有可能引起粒细胞减少或缺乏症。你已经服用半年,还出现了异常症状,确实该查一查了。在临床中,我已遇到过5位这样的患者,有的甚至引发了肺部感染。”他似乎懂了一些,但还是说:“我先上网看看。”然后,他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走了。从此,我就再也没见他来过。
      对这位患者,虽然我已尽到了告知义务,但心里还是忐忑不安:但愿他已经在别的医生那儿看过了,并得到及时处理。上网查阅医学信息,对一般不了解医学的人来说可能非常便利。我也对这种方式持欢迎、支持的态度。然而,网络代替不了医生。患者理应与医生协商、合作,才能避免误诊与误治、漏诊与漏治。(摘自《健康报》)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