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肠黏膜可作尿道替代物 |
来源: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字号: 大 中 小]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上海交通大学尿道疾病诊治中心徐月敏课题组完成的一项关于“结肠黏膜重建尿道”的研究论文,日前发表在国际泌尿外科权威刊物《泌尿学杂志》(The Journal of Urology)上。有关专家认为,该研究为超长段尿道狭窄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为复杂性尿道狭窄患者提供了重新排尿的机会。 复杂性超长段尿道狭窄或闭锁多系继发性严重创伤或多次治疗失败的尿道狭窄。这种病症已被认为是泌尿系统的绝症,患者只能进行永久性膀胱造瘘或会阴造瘘,生活质量极差。临床上治疗该病的主要困难在于缺乏特性优良、来源丰富的尿道替代材料。 徐月敏课题组在大量动物实验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在国际上率先提出并证实结肠黏膜可作为尿道替代物。临床研究表明,结肠黏膜具有材源丰富、易于剥离、抗感染力强、皱缩率低等优点,适用于12厘米以上尿道的重建,尤其适合多次治疗失败的复杂性超长段尿道狭窄患者。 据介绍,该课题组在优化手术操作的同时,制定了手术标准。临床治疗的41名患者,平均尿道狭窄长15.1 厘米,术后平均随访42.3 个月。结果证实,结肠黏膜重建尿道长期疗效确切,成功率达97.1%。 (摘自《健康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