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文摘版——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文摘版第104期第1版
 
2009年文摘版第104期第2版
 
2009年文摘版第104期第3版
 
2009年文摘版第104期第4版
 
 

基本药物制度需百姓配合:抓药不是唯贵为好

来源: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字号: ]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承担了抑制药价虚高的使命,如何让基本药物落实到处方,成为关键中的关键。这方面,既需要建立健全保障基本药物施行的一系列配套措施,使其生产、供应、使用、定价、报销等环节得到制度的保驾护航;还要破除“以药养医”的体制机制障碍。
  以上这些工作,我国的医改方案及其配套制度都已明确。然而,用好基本药物,仅有这些还不够,还需要你和我的努力。
  努力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改变“唯贵药为好”的用药心态;二是改变盲目就医的习惯,掌握一些医药学常识;三是树立基本药物优先原则。
  在生活中,有不少人一生病就喜欢上大医院开进口药、“特效药”,他们认为贵药一定疗效好、见效快。这种用药心态导致药费被人为推高。其实,我国一些经典老药不仅疗效确切,而且价格低廉,完全的市场竞争把价格里的“水分”挤干了。很多进口药、“特效药”因为刚进入市场,研发、流通等成本过高,导致价格昂贵,但功效不见得就比经典老药强。而且因为刚进入市场,缺少长期的临床证明,一些副作用未能显现出来,隐藏不少风险。
  “唯贵药为好”的现象也与一些医德不良的医生误导有关,因此,广大患者还需要具备一些医药学常识,了解常见病的简单治疗规律、用药常识等。比如一般的感冒发烧,不需要马上跑到大医院,开头孢四代抗生素,然后挤在输液室里输几天点滴。一般来说,60%的发烧不能使用抗生素,乱用抗生素反而造成病情延误、病情转化、抵抗力下降等综合问题增加,最后甚至会恶化病情。很多患者都有这样的经历:从小就有的小毛病,长大后用同样的药根本不奏效。这就是乱用药物、盲目“求贵”的典型案例。这些简单用药常识在不少国家几乎人人皆知,在我国由于多种原因,不少普通民众还知之甚少。
  翻看基本药物目录,我们会发现不少药物都是经典老药,非常好用,如保济丸、藿香正气水、板蓝根、红霉素软膏等,应付80%的常见病足矣。作为患者,我们树立基本药物优先的原则,将有利于减轻药费负担。为此,我们有必要改变喜欢到大医院就医的习惯,先去基层医院看病,再根据全科医生的指点到大医院就诊。这种科学的“正三角形”医疗模式有利于基本药物的使用。
  有人担心,即使我们配合了,医生开“大处方”开习惯了怎么办?随着医改的深入,医院不需要“以药养医”,医生不需要靠药品获得收入,即将推行的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也将对诊疗过程进行全程监督,规范用药管理,相信“大处方”销声匿迹之日不远矣。
  其实,你我都出点力,改变用药心态,买到真正挤干“水分”的药,不也正符合我们的需求吗?(摘自《人民日报》)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