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文摘版——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文摘版第104期第1版
 
2009年文摘版第104期第2版
 
2009年文摘版第104期第3版
 
2009年文摘版第104期第4版
 
 

核医学检查成为发现肿瘤“萌芽”的新武器

来源: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字号: ]

    现代核医学检查技术PET(/CT)使人类早期诊断恶性肿瘤的梦想得以实现,因此被称为探测肿瘤的“雷达”。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国PET(/CT)读片会和学术研讨会上获悉,这一技术可发现小到3毫米的早期肿瘤。
    恶性肿瘤已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杀手,但世界卫生组织也指出,如果早发现、早治疗,恶性肿瘤的治愈率会明显提高。
    但是,大部分恶性肿瘤早期没有明显症状,很容易被人们忽视,待出现明显症状和体征时,往往已到晚期,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如今,人体全身立体透明影像让人们能一目了然地识别出脏器的病变,这就是人们所期待的探测肿瘤的“神探”——核医学检查技术。
    据解放军总医院核医学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田嘉禾介绍,核医学检查技术是功能代谢与细胞分子水平上的影像诊断技术。病人检查前注射或口服被称为“疾病探针”的显像药物,随后,医生用高科技手段追踪探查这些药物在人体内发出的微弱信号,对常规放射影像学检查不能发现或诊断困难的各种恶性肿瘤早期定位、定性、定量和定期诊断,这对高危人群早期筛查恶性肿瘤有很大帮助。
    北京朝阳医院核医学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王铁说,核医学检查技术可以发现2厘米以下、小到3毫米的早期肿瘤,形成扫描图像上明显的“亮点”,使肉眼能看到代谢特别旺盛的癌症细胞,早期发现隐藏的癌症病灶。           (摘自新华网)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