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抗精神病药莫忘监测心电图 |
来源: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字号: 大 中 小] |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患者和家属忽视定期到医院复诊,建议他们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也往往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未遵医嘱,以致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有时甚至危及生命。 众所周知,抗精神病药往往存在一些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心脏的不良反应。无论是传统的还是新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均可导致心脏的不良反应,心电图检查一直是预测抗精神病药物引发心脏不良反应、预防猝死发生的有效工具。 抗精神病药物引发的心电图异常包括心动过缓、心动过速、心电图改变、传导阻滞等。目前对抗精神病药物引发的QTc间期延长比较关注。QT间期指的是心室肌从开始除极至复极完毕的时间,QTc间期是经公式校正后的QT间期。QT间期的正常范围为320~440毫秒,QTc间期延长可引发晕厥、心脏停搏和室颤性猝死,对生命危害较大。 许多抗精神病药物均可引发QTc间期延长,如氯丙嗪、氯氮平、氟哌啶醇等。据报道,服用氯氮平致QTc间期延长的发生率高达71.43%,老年及伴有心脑血管疾病的精神疾病患者是发生猝死的高危人群,精神病患者即使是服用中等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猝死危险也相对较大。 因此,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的患者应该定期到医院复诊,进行心电图监测,预防抗精神病药物引发的心脏不良反应。目前的建议是:1.用药前全面评估心电图检查结果。2.治疗中定期进行心电图及电解质检测。如发生心动过速、眩晕、晕厥或癫痫,应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3.如果心电图报告提示QT间期超过500毫秒,建议立即停止抗精神病药物治疗。 (摘自《卫生与生活》 陈燕琳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