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文摘版——电子版
 版面导航
 
 

新型药物填补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空白

来源: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字号: ]

    如果你是一位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已控制不好血糖,必须注射胰岛素时,你会为监测血糖、频繁调整剂量带来极大不便而感到紧张;尤其剂量调整不好,出现血糖波动、低血糖等不良后果时更会恐惧。而近日宣布正式引进中国内地的新药“GLP-1受体激动剂百泌达(艾塞那肽注射液)将解除你的这些忧虑。
    中国糖尿病治疗专家潘长玉教授称,这一创新性治疗药物为“那些服用口服药控制不好血糖、又不愿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选择”。它能帮助人体在适当的时候产生适量胰岛素,从而更好控制血糖水平和病情;且无需频繁调整剂量,同时还可帮助患者降低体重。
    潘教授指出,血糖控制得好不好,不单靠胰腺分泌的胰岛素,而是多器官、多途径的综合整体的过程。人摄入食物后,小肠会分泌一种叫肠促胰素的激素,它作用于包括胃、肠、胰岛、脑等众多参与血糖调节的器官,从而帮助调节机体的血糖水平。肠促胰素中最重要成分就是胰高糖素样肽(GLP-1)。实验证实,它通过改善β细胞功能帮助患者自行调节血糖,减缓病情的恶化。
    据知,该药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新一类别的治疗糖尿病药物,目前在全球超过60个国家被批准使用,其治疗方案被列入美国糖尿病协会和欧洲糖尿病学会列入型糖尿病治疗共识,成为医生在口服药物治疗不达标时为病人提供的首选药物。
                                   (摘自中国新闻网)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