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仅130人死后捐献器官 器官短缺与浪费现象并存 |
来源: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字号: 大 中 小] |
我国每年约有150万肝肾衰竭等大器官疾病患者等待器官移植,但从2003年到今年5月,仅有130人逝世后自愿捐献出器官。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会副主任委员陈忠华教授在日前举行的卫生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诺华人与环境基金会中国器官捐献与移植合作项目第七届学术研讨会上指出,一方面是等待进行器官移植救命的患者苦于没有供体,器官短缺现象严重;另一方面则由于捐献系统和受体分配系统不对接,导致合适的供体被浪费。 据了解,我国每年的器官移植数量仅约1.1万例,供求之间差距甚大。陈忠华指出,相对器官短缺的情况,器官浪费现象也值得关注。由于没有完善的人体器官捐献系统和受体分配网络体系,缺少人体器官供体信息平台,导致供体被浪费。比如在遇到AB血型逝世者捐献的器官时,由于匹配难度高,一旦找不到合适的受体,只能眼看资源被浪费。 陈忠华指出,在公民逝世后进行捐献的器官移植领域,心、肺、胰腺三大器官浪费现象严重。在130人逝世后的自愿捐献中,只进行了5例肺移植和2例胰腺移植,而肝和肾器官移植实现率最高。 据悉,我国拟在广东、福建、浙江、天津、辽宁、武汉等地试点建立中国器官捐献体系,同时就《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相关条款进行修订和增补。 (摘自《健康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