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文摘版——电子版
 版面导航
 
 

肝病消化不良 中医调治帮忙

来源: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字号: ]

      肝病患者消化不良主要表现为胁肋胀满疼痛,胸闷太息,精神抑郁,性情急躁,纳食减少,口淡乏味,脘闷腹胀,午后为甚,少气懒言,四肢倦怠,面色萎黄,大便溏泻或食谷不化,每因进食生冷油腻及不易消化的食物而加重。舌质淡有齿痕,苔白,脉沉弦。
一、中药治疗
      中医治疗原则为:疏肝解郁,健脾和中。采用方药为:逍遥散或柴芍六君子汤化裁。主要药物组成为: 柴胡10克,黄芪15克,茯苓20克,白芍15克,当归12克,瓜蒌30克,焦白术10克,鸡内金15克。如果患者合并大便溏泻或食谷不化者,加炒苡仁30克,焦三仙30克;小腹下坠者,加川芎10克,升麻6克;中焦虚寒较甚,胃脘凉而恶食生冷油腻者,加高良姜9克,生山楂15克~20克。
二、药膳调理
      1.大麦茶   大麦茶30克水煎服。可消食化积。本方适用于米食积滞。
      2.胡萝卜茶   胡萝卜50克,茶叶10克。胡萝卜与茶叶煎水服。可理气消食。
      3.鸡内金汤   鸡内金100克,晒干研碎过筛,每次用3克,用米汤冲服,每天2次。可治消化不良、食积等症。
      4.佛手姜汤   佛手10克,姜6克,白糖适量。先将姜、佛手放入砂锅中加水煎煮,去渣后加入白糖即可。代茶频饮。可理气宽胸,和胃止呕。适用于肝胃不和所致的胸脘堵闷,呕逆时作,纳食不香等症。
      5.消宣散   谷芽、山楂、槟榔、枳壳各等份,将它们共研细末。每次服3~5克,每日3次。 可理气消食,健脾开胃。适用于食积气滞,消化不良,脘腹胀满,腹泻便溏等症。
      6.三鲜消滞饮   鲜山楂20克,鲜萝卜 30克,鲜青橘皮6克,冰糖适量。将鲜山楂、鲜萝卜、鲜青橘皮洗净、切丝,放人锅中加水适量,用旺火烧开后改用文火煨半小时,然后用干净纱布过滤,弃渣取汁后,加入冰糖继续煮沸即成。每次20~30毫升,每日3次,连饮3日为1个疗程。可健脾行气,开胃,助消化,散结消滞。适用于积滞伤脾型疳积症。(摘自《家庭医生报》  刘士敬文)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