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文摘版——电子版
 版面导航
 
 

治疗乙肝怎样防止耐药发生

来源: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字号: ]

      乙型肝炎(乙肝)病毒复制是慢性乙肝疾病进展的主要根源,为了达到长期、最大限度地抑制乙肝病毒复制,延缓和阻止疾病进展的目标,抗病毒药物的应用周期都得长。而乙肝病毒又具有很高的变异性,因此在长期用药过程中,乙肝病毒容易发生耐药,使病情反复,甚至恶化。针对耐药问题的防范,除按医嘱定时吃药,定期监测外,尚有如下对策。
根据病情正确使用药物
      正确使用药物,避免不必要的治疗是预防耐药发生的最有效办法。按我国《慢性乙肝防治指南》,乙肝病毒复制活跃时予以抗病毒治疗,而乙肝病毒携带者如果肝脏转氨酶正常时暂不予抗病毒治疗。当患者体内的病毒量少而转氨酶明显增高,此时治疗可提高疗效,降低耐药发生。而当患者体内的病毒量多而转氨酶不是特别高时,此时治疗的耐药率会大大提高。
用强效和耐药率低的药物
      在现在有的抗病毒核苷类药物中,恩替卡韦耐药最低,5年累计耐药发生率为1.2%,耐药率最高的是提米夫定,使用5年耐药率达70%。恩替卡韦能强效快速抑制病毒复制,大部分患者用药2~3个月后体内的病毒就已经检测不到。当病毒抑制到最低水平,病毒发生变异的“活力”也被最大限度限制了,从而避免耐药发生。因此如患者经济条件允许,一开始治疗就应选用抑制病毒能力强而耐药率低的药物,这样可大大降低长期治疗的耐药发生率。
疗效不好时及时换药
      经过治疗后,早期体内的病毒量降得越低,远期疗效越佳,耐药率越低。如果早期治疗效果不好,应及时加药或换药,以优化治疗方案,减少耐药发生。
联合治疗能降低耐药发生
      选择没有交叉耐药的药物联合治疗,可以增加或协同抗病毒作用,降低或延缓耐药发生。如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治疗发生耐药为6%,而单用拉米夫定发生耐药可高达51%。有些患者体内带有的病毒量大,容易发生耐药,有些患者(如肝硬化)一旦发生病毒耐药就会危机生命。对于这些患者,有专家推荐一开始就应采用联合治疗以预防耐药的发生。
        (摘自《生活与健康》   竺正伦文)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