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文摘版——电子版
 版面导航
 
 

鼻腔用药方法需正确 慎用局部抗生素

来源: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字号: ]

       鼻炎是常见病,常用的鼻腔局部药物有:
  血管收缩剂:主要为麻黄素类滴鼻液,可快速消除鼻黏膜充血肿胀,解除鼻塞,作用迅速而持久。当鼻腔少量出血时,用药棉蘸少许麻黄素滴鼻液塞于出血侧鼻内,有止血作用。但此类药物长期应用可引起药物性鼻炎,一般连续用药不要超过一周。
  鼻黏膜润滑剂:如复方薄荷油、石蜡油等,可减轻干燥症状,促进黏膜润滑。
  抗过敏滴鼻剂和喷鼻剂:如地塞米松麻黄素、酮替芬、色甘酸钠滴鼻液以及伯克纳、辅舒良、雷诺考特、内舒拿喷鼻剂等,能减轻过敏反应引起的鼻黏膜的水肿和渗出。使用时注意将喷嘴对着鼻孔的外侧(即鼻翼侧)喷,以免引起鼻中隔穿孔。
  抗菌素类滴鼻剂:如磺胺二甲嘧啶麻黄碱滴鼻液等,用于鼻塞伴脓涕的患者。但对于局部抗生素的应用要慎重,以防增加细菌耐药。(患者使用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在鼻腔局部用药时,要采取正确的使用方法,才能保证药物到达病变部位,发挥治疗作用。用滴鼻药前要把鼻涕擤干净,如果鼻腔有干痂,可用温盐水清洗,待干痂变软取出后再滴药。滴药时,患者后仰,头向后垂使鼻孔朝天,将药液顺着鼻孔的外侧缘滴入患侧或双侧,每侧3~5滴,滴后轻捏鼻前部数次,休息5分钟再起来,这样可使药液充分和鼻腔黏膜接触。每日滴药3~4次。使用喷鼻剂时,头不要后仰,将药瓶的喷嘴插入鼻子,在按压喷雾器的同时吸气。在抽出喷雾器之前,要始终按压喷雾器,以防鼻中的黏液和细菌进入药瓶。在一侧或双侧鼻孔中喷药后,轻轻地用鼻吸气2~3次。
  在使用鼻内药物时,要注意滴管头不要碰到鼻部,以免污染药液;患者不可长期擅自依靠滴鼻液来改善鼻腔症状,应请专科医生诊治,以免丧失治疗时机;婴幼儿在使用滴鼻液时,可将药液滴于棉花签上,然后涂于鼻腔内,以免滴入鼻腔的药液过多,损伤婴幼儿娇嫩的鼻黏膜;高血压患者慎用鼻黏膜血管收缩剂,以防血压升高。
               (摘自中国新闻网)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