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文摘版——电子版
 版面导航
 
 

血管神经性头痛的中药治疗

来源:医药卫生报乡村医生电子版      [字号: ]

  血管神经性头痛,可分为偏头痛型和非偏头痛型两大类。头痛发作时常伴恶心、眼花、心悸、眠差、疲倦、头晕、耳鸣,伴有自汗盗汗、纳呆眩晕及腰膝疲软。临床上根据头痛的类型辨证处方如下:
  风寒头痛:头痛常发于风寒侵袭之后。头痛剧烈伴紧束感。或痛连项背,恶风寒,口不渴,苔白,脉浮或紧。治宜祛风散寒。方用川芎茶调散。药用:川芎18克,荆芥12克,生姜、薄荷各10克,羌活、白芷、防风、葛根各15克。细辛8克,甘草5克。每日1剂,水煎服。
      风热袭扰:头痛胀热,甚则如裂,面红目赤,口渴欲饮,尿黄便干,舌边尖红,苔薄黄,脉数。治宜祛风清热。方用芎芷石膏汤。药用:川芎18克,石膏30克,菊花、藁本、白芷、羌活、白僵蚕、淡竹叶各15克,滑石20克。每日1剂,水煎服。
      风湿上蒙:头痛如裹,肢体困重,脘闷纳呆,不思饮食,苔白腻。脉濡。治宜祛风胜湿。方用羌活胜湿汤。药用:羌活18克。独活、藁本、防风、川芎、泽泻、蔓荆子各15克,桂枝、砂仁各12克,薏苡仁30克。每日1剂,水煎服。
  肝阳上亢:头痛眩晕,心烦易怒,睡眠不安,口干面赤,舌质红。苔少或薄黄,脉弦或细数。治宜平肝潜阳。方用天麻钩藤饮。药用:钩藤、生石决明各30克,牛膝、桑寄生、杜仲各15克,栀子10克,天麻、黄芩各12克,益母草、夜交藤各20克。每日1剂,水煎服。
  血瘀颠顶:头痛如锥刺,痛有定处.反复发作,经久难愈,舌质暗或有瘀斑,脉弦涩。治宜化瘀通络。方用通窍活血汤。药用:赤芍l5克,川芎18克,桃仁、红花各12克,麝香0.1克,地龙20克,全蝎8克,甘草6克。每日l剂,水煎服。
  痰湿蒙窍:头痛且胀,胸脘闷满,恶心或呕吐痰涎,苔白腻,脉滑。治宜化痰祛湿。方用二陈汤加减。药用:半夏、泽泻、茯苓、羌活各15克,川芎18克。天麻、苍术、白芥子各12克。陈皮10克。每日1剂,水煎服。此外。还可试服以下验方:葛根、白芍、白芷、川芎、制川乌、知母、石膏各30克,甘草、全蝎各3克,水煎服,每日l剂。(摘自《上海中医药报》   容小翔文)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