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145期第1版
 
2009年第145期第2版
 
2009年第145期第3版
 
2009年第145期第4版
 

如果都像这样,农村卫生问题就解决了!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本报记者  董文安  杨力勇
(上接第一版)
    刘学周说:“我们正在实施五大工程中的‘51111’工程,就是为了解决农村卫生人才匮乏问题,今年我们在晋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工作中,将农村卫生人员单列,鼓励医务人员扎根基层。”
    在新县浒湾乡李榜村卫生室,当张茅问起乡村医生胡成江的家庭收入时,胡成江立即兴奋起来。
    胡成江说,卫生室的纯收入每年有两万多元,家里还承包了两亩鱼塘,年收入也在两万多元,这样一年的收入就达到了四五万元。
    张茅高兴地说:“看起来,你这个乡村医生当得不错。”
    “我干了9年乡村医生,越来越觉得当乡村医生有奔头了!”
    走出卫生室,张茅突然发现,在卫生室小院的车库里,停放着一辆海马小轿车和一辆摩托车。
    张茅笑着说:“厉害,都有两辆车了。”
    大家开心地笑起来。
最好的房屋是卫生室
    粉墙红瓦、白檐勾边,铁栅栏、罗马柱……张茅先后走进李榜村、文昌村,看到两所建设标准一样、美观大方的村卫生室时,非常高兴。
    “建这样的卫生室需要多少钱?”张茅问。
    在文昌村卫生室,李先利回答说:“卫生室建筑面积122平方米,还有50多平方米的车库和患者餐厅,共花了17万元,其中县政府以奖代补4万元,镇政府奖励1万元,国家又为我们配备了价值1万元的医疗设备,土地也是村里无偿提供的。”
    “全县都是这样建的吗?”
    信阳市卫生局局长李第民回答说,不只新县是这样,整个信阳市都是这样。
    李第民还介绍说,信阳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村卫生室建设,今年年初确定了政府主导、多方筹资的建设思路,明确要求:“一个都不能少”,需要建设的村覆盖率100%;“一个都不能变”,严格按照标准建设;“一个都不能差”,确保建设质量。目前,信阳市已建成2824个标准化村卫生室。
    走进卫生室,张茅发现,卫生室朝阳通风,上有天花吊顶,下有瓷砖铺地,诊断室、治疗室、观察室、健康教育室、药房五室分开,还建有水冲式厕所,设有医疗垃圾焚烧炉、公示栏。
    “不错!不错!”张茅一边看,一边不住地称赞。
    “我们当初的设想就是一定要高标准建设。如果标准太低,拆拆建建,就是最大的浪费。”李第民又说,“目前,在信阳市的绝大多数乡村,最好的房屋就是村卫生室。”
    “信阳市村卫生室建设很有特色!村卫生室建设不要追求奢侈、豪华,但一定要为群众提供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张茅感慨地说,“目前,我国的医疗卫生资源大都集中在大中城市,农村医疗资源匮乏。加大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就医环境,是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卫生的整体服务水平。”
    刘学周说:“从前年开始,信阳市就启动了乡村医生培养计划,将所有的标准化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送到省级医学院校轮训。而全省也将启动类似的培训计划,把10万名乡村医生培训一遍。”
    张茅一边听着,一边不住地点头。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