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版面导航
 
2009年第145期第1版
 
2009年第145期第2版
 
2009年第145期第3版
 
2009年第145期第4版
 

以人为本加强医院文化建设

来源:医药卫生报电子版      [字号: ]

河南省胸科医院副书记  徐红伟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为医疗卫生事业的各项建设指明了方向。医院与其他行业最大的不同就是事事总关“人”,医院回归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大趋势。
    这次赴新加坡学习、培训、参观,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新加坡医院的人文关怀。这里的以人为本分两个层次:以职工为本和以患者为本。以职工为本,就是要尊重每一位职工,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他们有成就感、荣誉感,为他们创造实现自我的条件和“人尽其才”的工作环境和氛围。这也是建设医院文化的需要。以患者为本,就是要求医院从单纯的医学模式和生物医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根除那种见病不见人、没有关怀、没有交流、没有同情的医疗行为。
    以前我们强调以人为本,往往偏重于以病人为中心,大多体现在对病人的关怀上,而较少考虑以职工为本。当前,省卫生厅果断地提出加强和推进医院文化建设,这就要求我们要建设全面兼顾以职工为本和以患者为本的医院文化。
    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还需要观念的转变。在新加坡学习期间遇到两件事:一件是只要是病人打来的电话,哪怕是在开会,他们也要接听,并询问有无急需办理的事情;另一件是门诊大厅或住院部大厅,允许办各种超市和咖啡厅。这才是以人为本的真实体现,只要是对病人方便的事、对职工方便的事,都应该去认真考虑并付出行动去做。我们的现代化医院不应该只弥散着来苏水的味道,不应该把来就诊的人只当作病人看待,而应该把他们当作社会人来看待,应该更人性化一点。
    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不重视以患者为本,就会导致医生在诊疗过程中生硬机械化。我们提倡以病人为中心,就是要营造浓厚的人性化服务氛围,让患者在就医诊疗的全过程都能感受到尊重、关爱、公平与保护,要创造出一种高度亲和且有利于患者生理和心理康复的环境,要让患者对其所患的疾病了解、明白甚至参与到整个治疗过程中。不重视以职工为本,导致管理层文件出了一堆,会议天天开、口号天天喊,还是经常在某些环节出问题,究其原因是我们没能充分调动起职工的主观能动性,致使很多规章制度往往挂在墙上,得不到执行,实际上根本原因还是没有建立起以职工为本的医院文化。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重塑医院文化,为每一位职工创造出干事创业、施展才华的平台,使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都能以主人翁的态度去对待工作。
    医院文化建设要有特色。每一个国家,每一所医院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医院文化建设绝不能照抄照搬,而应该汲取精华并结合自己单位的实际持之以恒去做,才能创造出本单位独具魅力的医院文化。
    医院文化就是一种软实力。目前许多医院都表现出明显的同质化,硬件水平都很高,甚至与国外相比都不逊色。医院水平的高低已经不能单独在硬件上比高下了,软实力已成为区别医院层次的重要指标。我们与新加坡医院的差别就在这方面。好在我们很多医院已意识到了这一点,已经开始着手提升自己的文化层次。提高软实力就是要有必要的投入,形成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文化建设的投入逐年增长,持之以恒地抓文化建设,使医院的软实力迈上新台阶,提升整体水平。
    医院文化能够引导干部职工在共同价值观念的感召下,为实现医院的发展目标自觉奋斗;能够凝聚干部职工的思想感情,形成强大的向心力;能够激发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同事之间、医患之间关系更加和谐。

 
 
 
·国家卫生部网站 ·中华医学会网站·37℃医学网 ·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 ·河南健康网 ·医疗卫生资讯网 ·国际医疗网 ·中国疾病网
意见反馈 站长信箱 广告服务
未经医药卫生报社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医药卫生报社制作 编辑:医药卫生报 联系QQ:42064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