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付敏 天一下子冷了。 吹动窗框的呼呼风声似乎减弱了些,不知是不是被收音机里播报新闻的声音所掩盖的缘故。吃完早餐,和丈夫一起下楼,笑眯眯地努努嘴,拒绝了他开车相送的提议。步行上下班已是我沿袭很多年的习惯了,不会因为天气的变化而轻易改变。更何况,同样的距离在高峰时段开车或坐车往往比走路更耗费时间。 风很大,行人不由自主地捂紧了衣领。有许多家长和学生在白雾升腾的天津灌汤包子小店外排队等候,买到后捧着塑料袋在路边大口地吃或被大声催促着吃,伴随包子咽下的不是热汤而是冷气。 这样的天气,让孩子在路边吃如此简单的早餐,我不知道家长是否意识到自己的失职。哪怕早起半小时也不至于让课业负担很重的学生空腹或草草果腹去上学。由此推断他们的家长肯定也是如此去上班的,至于工作的压力和繁忙能否灵活应对,效果与效率是否会因能量不足受影响,就不得而知。可能他们已经习惯了。 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听到“这是我的习惯”、“我习惯了”类似的话语。可见习惯一旦养成,无论好坏,都会自觉不自觉地影响和限制自己的内心活动和行为表现,潜移默化地熏染或改变周围人群或被下一代无意识地效仿和传承。所以处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工作在不同的岗位、承担不同角色的人,在习惯的养成方面确实需要深思慎行。 作为家长,要养成早起的习惯,健身、听新闻、做饭三不误,及时获取最新信息、营造家庭温馨气氛、倡导健康生活方式;作为管理人员,要养成下班后回顾总结当天工作、计划思考明天安排的习惯,确保工作持续跟进和不断提高;作为专业技术人员,要养成提前到岗,按专业标准和规范做好每一件事的习惯,确保不因特殊情况而匆忙慌乱,不因细节小事的粗疏而遗憾终生。 想到早年去世的父亲和如今独居的母亲,他们一生辛劳,虽然没有为我们留下丰厚的物质财产,却促使我们养成了受益久远的习惯,即早起、节俭、勤奋、本分。镇静从容、知足平和、激情活力就是这些习惯结出的果实。
|